202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要“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為推動全球教育事業發展貢獻更多中國力量”。
在推進包容、公平、高質量的教育發展,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過程中,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既有自身發展的艱巨任務,也有與世界各國分享經驗、共同發展的時代責任。
唯大道同行,方能行穩致遠。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在農村教育與發展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積累了豐富經驗,這些成果與經驗既是中國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也是中國對全球教育發展的獨特貢獻。
凝聚共識,致力于包容、公平和優質的農村教育。目前,農村人口仍占世界人口近半數,農村教育發展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必須面對的挑戰和要攻破的堡壘。中國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命運相連。積極參與全球農村教育治理并貢獻中國力量,有利于團結廣大發展中國家,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與教育對外開放新格局。形塑中國教育國際影響力、競爭力和貢獻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的治國理念,也是中國積極作為、擔當國際責任的重要目標。
持續貢獻,以中國農村教育發展為世界教育發展注入動力、提供方案。從“兩基”達標到教育脫貧攻堅,再到教育助力鄉村全面振興,中國農村教育的內涵與形式不斷拓展,形成了上下聯動、多方參與的農村教育與農村發展格局。同時,中國還通過多邊、雙邊以及社會組織等多種渠道,支持發展中國家農村教育發展。如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成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農村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設立“孔子教育獎”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信托基金項目”;通過發展合作項目,為發展中國家援建農村學校、培訓師資、提供教材設備;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還在海外開展助學金、學校凈水、貧困婦女職業支持等項目。這些舉措將宏觀理念轉化為生動實踐,探索了圍繞農村發展的國際合作路徑。
創造未來,重新構想農村教育的未來,引領全球農村教育發展與變革。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特別是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氣候變暖與生態環境惡化、社會動蕩與沖突加劇等問題,我們需要重新構想農村教育的未來,引領全球農村教育發展與變革。一是要加強中國農村教育發展經驗的提煉與總結,與國際社會進行對話和互動,在服務國內鄉村全面振興的同時,為全球教育發展提供經驗借鑒,同時推動互學互鑒全球學習共同體網絡建設。二是要聚焦全球教育發展重點議題,將教育數字化轉型、STEM教育、職業教育等作為改善全球農村教育的重要抓手,支持發展中國家農村教育的可持續發展。三是要搭建參與全球農村教育治理寬領域、立體化、多形式的合作渠道與平臺,發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類中心、二類中心、教席項目等的示范作用,動員政府、高校、企業等多元主體參與到全球農村教育治理的事業中,為全球實現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貢獻更多中國力量。
我們堅信,隨著中國持續在全球農村教育治理中積極作為,一定能在充滿挑戰與機遇的征程中,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奠定更加堅實的教育基石。(作者 周作宇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農村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主任,北京師范大學原副校長)
來源:《神州學人》(2024年第12期)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