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不斷鞏固各民族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發布時間:2024-12-11 作者:董立仁 白豪 趙鈞靈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民族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不斷鞏固各民族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更好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不斷鞏固各民族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加速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論遵循、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各民族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之本之魂

堅持黨的領導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百年來的科學經驗總結和政治優勢,同時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中國共產黨作為我們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能夠確保國家統一、民族團結、人民幸福和社會穩定。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新中國,也就沒有新中國的繁榮與發展,也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種歷史和實踐的驗證,使得黨的領導成為各族人民共同認同和遵循的基本原則。

中國共產黨通過制定和實施正確的民族政策,促進了各民族的平等、團結和共同發展。例如,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數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權益,推動了各民族之間的和諧共處和共同進步。這些政策措施不僅體現了黨的領導和關懷,也成為了維護民族團結的重要紐帶。

堅持黨的領導有助于增強各族人民的政治認同感,形成血脈相連、休戚與共的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確保各民族在共同的歷史記憶和奮斗歷程中,形成牢固的團結和共同的奮斗目標。這種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團結的精神支柱,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思想基礎。

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和各種風險挑戰,堅持黨的領導能夠確保國家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維護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在黨的領導下,我們能夠更好地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推動國家繁榮發展,加速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簡而言之,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各族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確保各民族在共同的歷史記憶和奮斗歷程中,形成血脈相連、休戚與共的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這種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團結的精神紐帶,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思想基礎。

增強“五個認同”:各民族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之重要脈絡

不斷增強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這是各民族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之重要脈絡支撐。

對偉大祖國的認同。這主要體現在愛國情感上,對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和尊重,對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展有著堅定的維護意識。通過增進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可以激發各族群眾的愛國熱情,使他們更加堅定地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各民族都認識到自己是中國這個大家庭的一員,有著共同的祖先、文化和歷史命運,從而增強了對中華民族的歸屬感和自豪感。通過認同中華民族這一共同主體,可以加強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有力推動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促進共同進步與發展。

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靈魂和精神支柱,各民族文化在長期交流融合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這種文化認同有助于消除隔閡和誤解,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優良的精神文化素養,夯實了民族團結和諧的堅實基礎。

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各民族對黨的信仰、理念和政策的認同,有助于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推進國家的發展和進步。

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這種認同體現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等的堅定信念和支持上,是推動各民族團結奮斗、實現民族復興的重要政治基礎。

“五個認同”涵蓋了國家對民族關系、民族文化、政治體制以及社會發展模式的關鍵認同點。這些認同構成了民族團結的核心理念,是凝聚各族人民、促進和諧穩定的特有的精神紐帶?!拔鍌€認同”有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共同致力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拔鍌€認同”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密相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而“五個認同”則是對這些價值要求的深化和具體化。通過增強“五個認同”,可以引導各族群眾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和民族精神。在各族群眾中牢固樹立“五個認同”,將有力地支撐起民族團結這一生命線,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的精神力量。

牢固樹立“四個與共”理念:各民族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之動力源泉

“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這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中的核心觀點之一。這一理念強調了中華民族作為一個整體,各民族之間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關系。它揭示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本質特征,即各民族在共同的歷史、文化、經濟和社會生活中形成的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緊密聯系。

“四個與共”理念有助于各民族深刻認識到我們每一位與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緊密聯系。認識到自己與國家的緊密聯系,從而增強國家認同感和責任感,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歸屬感。通過“四個與共”理念的傳播和實踐,各民族能夠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使命,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到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之中。

“四個與共”理念為新時代民族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導和實踐路徑。“四個與共”理念強調了各民族之間的平等、團結和互助關系,有助于消除民族隔閡和偏見。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各民族能夠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共同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八膫€與共”理念鼓勵各民族在平等、團結的基礎上實現共同發展。通過加強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以有效推動各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提高各民族群眾的生活水平。牢固樹立“四個與共”理念讓各民族認識到自己的命運與中華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從而激發出更加強烈的奮斗精神和拼搏意識。在這種精神的激勵下,各民族能夠更加積極地投身于國家建設和民族振興的偉大事業中。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民族工作可以更加注重各民族之間的共同性和差異性,有助于消除民族之間的誤解和隔閡。各民族能夠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促進各民族之間的和諧共處,推動民族工作不斷創新和發展,齊心協力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總之,牢固樹立“四個與共”理念作為各民族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和重要的動力源泉,有助于凝聚民族共識、推動民族團結、促進共同發展、增強國家認同,并激發民族奮斗精神、推動民族工作創新、促進民族關系和諧。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各民族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之共同追求

同心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各民族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的驅動目標所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夢的核心內容,它體現了中華民族對于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的追求。這個夢想不僅關乎整個中華民族,也關乎每一個中國人的切身利益。因此,各民族在共同實現這一夢想的過程中,能夠找到共同的價值觀和奮斗目標,從而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中國夢的實現需要各民族的共同努力和團結協作。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之間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文化聯系。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各民族需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應對各種挑戰和困難。這種團結奮斗的精神是中國夢得以實現的重要政治基礎。

同心共圓中國夢也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的價值準則,而同心共圓中國夢則將這些價值準則轉化為具體的奮斗目標和實踐行動。通過實現中國夢,可以進一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進而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和國家的繁榮發展。

同心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各民族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的驅動目標,它不僅關乎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也關乎每個中國人的切身利益和共同愿景。在實現這個夢想的過程中,各民族需要緊密團結在一起,共同努力、共同奮斗,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可以看到,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不斷增強“五個認同”,牢固樹立“四個與共”,同心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等,這幾個方面可謂是各民族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的重要內容,相互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和邏輯關系。

堅持黨的領導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證。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確保國家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堅實的政治保障。

增強“五個認同”是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重要途徑。通過增強各族人民的五個認同,可以牢固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文化觀、歷史觀、宗教觀,從而鞏固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牢固樹立“四個與共”的理念,與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手挽手,體現了各民族之間的深厚情誼和緊密聯系。這種理念有助于促進民族團結,形成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的良好局面。

總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追求和目標。這個夢想的實現需要堅持黨的領導,增強各族人民的“五個認同”,以及踐行“四個與共”的理念。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通過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團結奮斗,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作者董立仁系新疆政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白豪、趙鈞靈系新疆政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責任編輯:吳紹芬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精品一区狼人国产在线|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2021|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 国产亚洲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呢|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另类激情久久久免费|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国产 | 久久久人妻精品无码一区| 五月天婷亚洲天综合网精品偷 | 免费精品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99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码| 麻豆国产在线精品国偷产拍| 99热在线精品播放|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 99久久精品国产免费| 亚洲精品午夜久久久伊人|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大豆网|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麻豆| 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一二三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亚洲欧洲精品无码AV|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片|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 亚洲制服丝袜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大全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播放| 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