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梁丹)今年9月,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生物工程學院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最近,在一次分享中,生物工程學院黨總支書記齊友明介紹了學院以“優學助研”科創團隊為核心,完成30余項科創攻堅惠民成果轉化,奮力書寫“時代新人強國行”的經驗。
我國是小漿果(藍莓、蔓越莓等)生產大國,但國外育種科研單位和跨國企業培育的優質漿果良種均申請了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壁壘成為制約小漿果產業發展的“卡脖子”技術。
北電科生物工程學院學生黨支部與全國6省8縣25個基地深度聯建,獨創復合小漿果紅酵素發酵工藝,創新花色苷與葉黃素復配工藝,開發構建國內唯一的小漿果數據庫,助力形成新品種漿果產業發展新行標。為河南洛陽、湖北襄陽等地多家生物科技公司提供技術轉化,實現產能增值。在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云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少數民族地區漿果種植基地,北電科生物工程學院學生黨支部創新工藝,研發出樹莓果酒、酵素、無添加樹莓飲品、天然色素、精油等20多款周邊商品。
一顆顆小漿果,鋪出百姓共富路,串起鄉村振興產業鏈。
此外,北電科生物工程學院學生黨支部還積極參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創新團隊科研項目,成立“智析農殘”課題組,學生自主研發制備“雙特異性單鏈抗體”試紙條,將農殘藥提取效率提升20%,項目獲2024年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食品安全與質量檢測組銀獎。
瞄準大健康產業,發揮基因檢測專業優勢,北電科生物工程學院“一檢安芯”學生項目組研發出微流控芯片,提出肝癌早篩解決方案。團隊獲評2024年“青年服務國家”首都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優秀團隊,項目獲2024年全國“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銀獎,為北京高職院校該賽道第一名。
近年來,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生物工程學院學生黨支部完成37項科創成果轉化,助力生物技術企業產能增值4200余萬元,實現偏遠地區每年農業增收近200萬元。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