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校園產業園雙向奔赴

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探索校園融合產業園

發布時間:2024-12-23 作者:周仕敏 黃寶龍 樊忠平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今年9月,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2302班周繼成和2301班的熊春國因為同一個目標,通過考核面試進入了一個新的班級——“華為維修技師班”。2023年12月,他們跟著帶隊老師去了深圳華為基地進行了兩天的研學,回來后就報名進入“華為維修技師班”,根據學校統計,2024級“華為維修技師班”的學生人數突破了330人,與2023級的114人相比增長超165%。

該校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院長鐘國文介紹,學校與華為的合作要追溯到2002年,從當時的頂崗實習到現在的訂單班,學校已經為華為培養了3600多名學生,260多名轉為正式員工并持有華為股份,初步探索出了入學即入職,畢業即就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在華為的研究基地有2.5萬的員工,機電的學生占了14%,是全國為華為提供最多學生的高職院校。

這是學校依托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建設,緊緊圍繞“對接產業,職場一體”的校企共建現代學徒制模式。一直以來,學校應工業生產而生、依機械行業而立、伴智能制造而強,與機械工業始終休戚與共,形成了鮮明的行業辦學特色,是廣西裝備制造行業歷史最久、專業最全、規模最大的高職院校。

把學校辦在產業園

走出教室就是企業,今年9月,學校兩個二級學院的3000多名學生整體搬到了江南校區學習和生活,江南校區在南寧產投江南企業公園的基礎上建設而成,建有標準的教室、室外運動場、食堂、禮堂、學生宿舍,學校只需要帶著學生“拎包入住”即可,實現了教學和產業零距離接觸,并且兩個校區相距僅15分鐘路程,真正實現了把學校辦在產業園。

南寧產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黃啟年介紹,南寧產投集團在服務國家和自治區重大發展戰略方面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通過校企深度合作,將全面賦能學校落實“產、學、研、用”一體化的產教融合實踐,構建區內一流教學科研創新平臺,培養國家急需、滿足產業戰略需求的高層次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該產業園目前著力構建“1+1+1+N”產教融合模式,即依托1個園區、1所本科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1所高職院校(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延伸建設一批博士工作站、自治區重點實驗室和研究中心等創新服務平臺,構建多主體參與的產教命運共同體,推動人才供給與產業需求無縫對接,應用性創新與企業發展相輔相成,以實現“為產業提供價值,與產業共創價值”目標。

今年6月,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電子信息碩士專業畢業的胡玉鳳,目前已經應聘到了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工作。她說:產業園區對研究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都有較大需求,通過構建一個多元、包容的人才生態系統,可以形成強大的知識創造和技術創新能力,促進了新產業、新業態的孕育和成長。

高校+高職“1+1”辦學模式

在產業園共同辦學,機電學院也與桂電達成了合作協議,目前已經形成一個本科教師對接一個高職專業“1+1”辦學模式。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北海學院副院長、副教授郭娟組建了她和機電學院電子信息專業的研究群,一對一指導學院OBE人才培養方案撰寫,提供桂電的模版,提出在培養學生今后的能力、課程上參照桂電的課程設置,邏輯上需要清晰,做好3年培養計劃,每個學期上什么課,必須有關聯性延續性。譚艷梅老師說,這樣指導對她們在教學上給了很大的幫助,以前考慮高職和本科的關聯和延續相比較少,現在都要在人才培養方案里面進行體現。

而學生是直接的受益者。學校應用電子技術2201班學生徐軍寧所在的電子科技協會是“全國青年文明號”,他們在產業園里有24小時不熄燈創新實驗室,每位成員在實訓室都有自己的“工位”,學校提供元器件,學生自己設計圖形、編程、研發、制作成品。搬進江南校區后,他們可以更直接地與碩士生甚至博士生交流,不僅拓寬了視野,還增強了信心。見到記者,他還向記者介紹起自己今年參加2024年廣西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作品——三子棋游戲裝置。在今年的比賽中,他們主動選擇與本科生組同臺競爭,通過獨立完成方案論證、電路設計與制作、報告撰寫等任務,最后拿下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作為中國—東盟高端裝備制造職業教育集團理事長單位和中國—東盟先進制造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理事長單位,充分利用集團和共同體內部資源,打造公共實訓基地等多種方式,融園入企,集合資金、技術、人才、政策等要素,加強學校與產業園區、行業企業之間的互動交流、深度融合,促進教學、科研和培訓服務與區域產業鏈的全方位對接。助力落實新一輪廣西工業振興三年行動計劃。

雙導師”“互聘共培”

2006年從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的韓權進入廣西柳工工作,經過不斷“淬煉”逐漸成長為“廣西工匠”,并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同年,學校與柳工開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合作,韓權開始擔任企業導師,扮演著師傅和師兄的角色。他積極協助公司建立技能人才培養體系,有效縮短了學生向企業員工角色轉換的時間,為企業和行業培養了一大批焊接技能技術人才。同時,通過與學校導師合作開始科研和技術項目,不斷更新自身知識體系,為解決企業生產過程中的技能難題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在智能焊接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三個廣西高水平專業群首先推行校企“雙導師”培育體系。“雙導師”培養堅持校企“互聘共培”的原則,即學校聘用企業技術骨干作為企業導師,企業聘用學院骨干教師作為技術顧問;學院對聘用的企業技術骨干進行職業教育教學能力培養,企業對學院骨干教師的崗位技能進行培養,形成一支能適應現代學徒制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和教學考核評價的“雙導師”團隊。

智能焊接技術學院專任教師、全國技術能手肖勇說,“技能技術迭代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學校導師深入企業可以掌握最新的技術應用,企業導師到學校也可以拓寬視野,儲備更多的理論知識,并回到企業進行設備的升級改造。這種交流既可以提升‘雙導師’的業務能力,還增加了他們的收入。”

當前,學校正在進一步健全“學校導師+企業導師”的選拔、培養、考核、激勵制度,建立健全校企互聘共用長效機制。促進產學研合作向更廣領域拓展、更深層次延伸,全力培養新質生產力所需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周仕敏 通訊員 黃寶龍 樊忠平)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无码精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优优av| 精品72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精品国内片67194|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69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91| 国精品无码A区一区二区| 国产香蕉九九久久精品免费| 熟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一区| 99re国产精品| 国产美女亚洲精品久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久免费的黄网站|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水牛影视|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久噜噜噜久久| 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麻豆发布| CAOPORN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地址|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6| 成人午夜视频精品一区| 人妻老妇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青青青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无AMM毛片| 91精品视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久爱免费精品视频| 精品香蕉伊思人在线观看| 天堂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9久9久女女免费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看高国产精品不卡| 国产亚洲精品观看91在线| 久久精品成人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 国产91精品不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