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本質要求、體系建構與戰略路徑

發布時間:2025-01-06 作者:馬陸亭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高等教育》

◎摘  要  高等職業教育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在于技能人才供給。高職教育體系建設不能偏離技能人才培養主線,根本目標是培養出現代產業體系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實現自身特色發展。要在教學模式、辦學模式的構建上花精力苦練內功,在職普融通的教育體系建設上疏通通道,把職業教育成熟的理念轉化為實踐的現實。

◎關鍵詞  職業教育:高技能人才;創新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構建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大力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彰顯了職業教育對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意義。從現實意義上,如果用最質樸的語言理解教育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支撐作用、理解教育強國的本質內涵,那就是:年輕一代走向工作崗位時身心健康且有理想有專長,支撐住社會產品的高質量生產,支撐起國家的創新發展,這需要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的成長健康科學全面、職業院校畢業生技能精湛、高等學校畢業生創新力強。簡而言之,高等職業教育的核心是培養高技能人才。

職業教育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在于技能人才供給

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其不可或缺性,在教育體系中分工負責技能人才培養,因此是所有社會產品質量的基礎和保障。一件產品,如果其生產過程是由未經專門培訓的普通基礎教育畢業生加工完成時,其質量將是不高和不穩定的,也不符合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要求。在基礎教育之上,經由高等教育或職業教育再進入勞動力市場,是新時代社會新增勞動力別無他途的“雙車道”,其中職業教育的基本作用是向社會提供各級各類、多種多樣的技能型人才。

1.職業教育起源于技能人才培養

技能是一種熟練操作或直覺反應,技能人才培養是職業教育之根。早期的職業教育就是農耕時代的手藝相傳。那時候師傅自身或許也是文盲但他會干,所以知識不是其傳授的內容,技能才是。這就構成了職業教育的最初特點:零星的師傅帶徒弟,言傳身教,在產品制作現場使徒弟完成對技能的習得和對經驗的默會。

產業革命后,世界開啟了工業化進程,精度成為對批量產品加工質量的基本衡量,工程師和熟練工人奠定了工業時代整個經濟社會的質量基礎,熟練工人、技師即技能人才。在工業化初期,規模化生產對初級技能人才的需求大幅度增長,職前崗位培訓成為不可缺少的環節;到了中期,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知識積累,技能人才需要學習相應的基礎知識,批量化、標準化本身也是工業社會的基本特點,因此正規的技工、技術學校得以普及,之后教育層次還不斷上升,工學交替、結合成為職業教育的基本模式,如“雙元制”“三明治”等。那時“技術”的含義其實是“技能”的本意,如說車工、電工是一個“技術活”或講某人“有技術”,其實指的是其技能水平高、經驗豐富、工作完成質量好,是老師傅。那時候職業教育的基本特點是:逐步走向正規的學校教育,工學交替,教師教知識與師傅帶徒弟相結合,以一定的知識、技術為基礎形成熟練技能。

工業化后期乃至進入新的數字時代,高新科技發展迅猛,工程集成復雜性上升,技術升級迭代轉化加速,此時社會對技能人才的需求無疑廣泛存在且要求更高。職業教育發展既需要遵從技能人才培養的內涵本質,也應該預判將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2.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主題要求

高質量發展是整體性的,是整個社會的發展主題,包括方方面面。人民群眾所體驗到的高質量,首先是各類產品的高質量,因為它們與生活息息相關,關系著幸福感。高質量的產品需要有一定熟練技能的人來生產,熟練水平越高產品質量越好。當然,社會的高質量也包括所提供產品的豐富性及社會運行的公平和有效性,這不是本文要論及的議題。

具體談及經濟發展的高質量,主要包括創新引領和質量保障。創新與高等教育關系密切,質量與職業教育關系密切。任何產業企業的產品創新,最終都要反映在所提供產品的質量上。高等職業教育,即職業教育的高層次化或高學歷化,應答著社會產品生產的復雜化要求,在教育體系中分工面向有科技含量產業產品的質量保障。

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涉及各級各類教育自身的內涵質量、相互間及其與社會的融通關聯。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都致力培養青年一代走向社會,都是與社會直接接口的教育,這一點與基礎教育不同。從理論上講,在高質量發展時代,基礎教育的畢業生不能直接走向工作崗位,因為他們還沒有形成專業能力或職業技能,尚不能滿足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產品的工作要求。所以說,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是為青年一代走向社會就業準備的“雙車道”。

3.職業教育發展的現實困惑

新時代對技能人才的需求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是一致的,職業教育理應越來越繁榮。建設制造業強國需要發展高質量職業教育,社會產品的高質量需要生產者的技能保障。國家強盛、社會和諧、企業生產需要一大批身體力行者,教育既是現代化強國的支撐也仍然是社會建設的民生。因此,近年來職業教育的改革頗多,從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到《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教20條”)的發布、再到職教本科探索和產教融合體興起,職業教育成為政策推動的重點。

然而,職業教育的發展仍存在困惑,存在著經濟產業內在需求與家長學生對好教育期望不一致的矛盾。其中有社會文化的因素,如傳統上“唯有讀書高”“學而優則仕”“勞力者治于人”等觀念的固化。職業教育的類型模式和職業教育體系的向上架構事實上成為影響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我國高等教育已進入到普及化發展階段,這一階段職業教育該如何發展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議題:一是高等教育規模膨脹對職業教育的沖擊,二是職業教育不斷向上延伸而與高等教育出現越來越多的交叉融合。對這一議題就事論事也許并不難解決,需要繼續大力發展高等教育。最主要的問題在于企業的發展存在著對由低到高的技能人才的廣泛需求,即對職業教育的廣泛需求,如前所述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不可能離得開技能人才。

此外,我國職業教育的類型模樣還沒有完全定型。新中國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廢墟上建起的,之前并沒有工業化的基礎,舊中國的文盲率還特別高。我們早期的教育是從掃盲班、夜校、干部培訓、院系調整等開始起步的,之后與職業教育關聯密切的教育形式大致經歷過技校、中專、大專、721工人大學、中高職教育、應用型本科轉型、本科高職等多模式多形態的實踐探索,職業教育的內涵、概念、層次、模式、體系等在認識層面也還存在不一致。

4.職業教育未來發展的工作重點

近年來,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成為我國職業教育提煉和倡導的教學、辦學、發展核心模式。2024年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指出,“要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和吸引力”,并要求“推動市域產教聯合體、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盡快取得突破”。這些方向無疑都是非常正確的,如何切實落實將成為衡量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依據。

社會文化的影響并非一朝一夕能夠改變,但正確的引導是前進的方向,由文憑社會到能力社會的轉變也是正在發生的客觀現實。我們近期能夠直接做的工作有:改善職業院校的辦學條件、形成符合職業教育類型特點的教學模式、構建推動職業教育發展的企業參與機制,在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和吸引力上真下功夫。

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不能偏離技能人才培養主線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受到關注,是因為客觀上有需求,而現實中人們的關注點仍在體系向上以及如何架構上。其實,體系建設涉及三個方面:一是確保類型特征不變,否則就是耕外人田荒自家地;二是自己的類型體系如何搭建,別搭建得不像自己;三是職普融通,別畫地為牢都是自己,要能融通出去。因此,不偏離技能人才培養是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關鍵。

1.職業教育的層次和類型

教育層次涉及教育年限。受教育年限越長,學歷層次就會越高。受教育年限由學業要求的學習內容決定,而學習內容由其學習量和復雜性決定。隨著科學技術產業的進步,一些職業教育專業要求的學習內容明顯增多,且內容所涉及的復雜性顯著增強,因此所需的受教育年限必須延長,這就自然帶來了學歷層次上升的訴求。

教育類型指向本質性內涵。工作過程涉及內容的變化少,畢業生在工作崗位上不用過多思考,依靠已經形成的工作技能、熟練、經驗來保證質量,這是對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要求。具體到在培養、學習過程中需不需要動腦筋思考以及各種教學元素的組合,并不是教育“類型”的本質性差異。而工作所涉及的內容變化多,畢業生在工作中需要經常“想”和思考,則是對專業教育培養人的要求。高等教育是專業教育,培養人的規格要求是高級專門人才,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規定:“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舉例來說,培養護士是職業教育,培養醫生是專業教育,盡管二者都在醫院圍繞著病人工作。

2.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出現越來越多的交集

討論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首先涉及對職業教育內涵本質的認識。既然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之分,那么二者就有著類的差異性,只是慢慢地在歷史的長河里二者由互不搭界到交集越來越大。

早期,古老大學相對于社會是“象牙塔”,培養著有錢階層的所謂“紳士”,而拜師學藝是無錢無地人家為孩子謀生學藝的途徑,二者沒有什么聯系,這也是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所謂“高貴貧賤”的源頭。到了工業社會,大學走出了“象牙塔”,技工學校也需要學習一定的原理和技術,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開始出現接近甚至相交。近現代以來,高等教育因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而出現辦學多樣化,職業教育的辦學層次開始上移,產生了大量的高職院校,甚至還有少量經過多年的能級躍遷而成為工程師學校、工業大學、應用科學大學。

至此,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交集越來越大、交融越來越深,正所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二者既有共性也有差異,共性是:都是面向社會接口的教育,都需要形成適應社會需要的工作能力,能力的基本要素都包括“知識、技能、思維力”,教學環節都包括課堂教學和實踐實習;差異是:前者面向領域后者面向崗位,前者形成專業能力后者形成職業能力,前者突出思維力后者突出技能,二者關于“知識、技能、思維力”和“課堂教學和實踐實習”的搭配、組合、側重不同。

職業教育仍有其作為一類教育的“類”的本質屬性,那些躍遷為“大學”的學校已不再屬于職業教育范疇,而成為大學甚至是高水平大學。這時候所產生的困惑主要體現在“技術”的概念上,職業教育涉及技術、高水平大學也涉及技術,還有“卡脖子”技術以及關鍵核心技術等。

3.職業教育的變與不變

現代職業教育需要理論基礎和科學原理支撐,需要適應科學技術和現代產業的不斷變化,特別需要應對數字時代這一改變經濟社會運行基座的形態變遷。因此,職業教育具有如下特征性變化:其一,科技融入加深,許多現代技能以科學技術為依托;其二,對基礎教育的要求提高,必須具有一定的基礎理論知識才能開展職業教育;其三,與高等教育的交集越來越大,要學的內容多其學習年限自然增長;其四,必須讓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因為科技發展產業變革會使人生不斷面對職業變化。面對這些新變化、新挑戰,加快實施職普融通勢在必行。

職業教育的不變有:其一,面對崗位需求,培養技能人才;其二,技能需要練習以形成熟練,這就需要有真實的訓練場景;其三,知識學習與實踐訓練相結合,工學結合是其基本的育人模式。這些特征單純靠學校課堂教學不能滿足要求,需要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新時代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要在抓住本質性內涵、保證“類”不變色的基礎上,守正創新,適應時代變化要求。

4.職業教育體系的向上架構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得到重視,如何向上架構受人關注。在體系建設中保證技能人才培養不滑坡、不缺席非常重要,延伸不能忽視職業教育本質內涵的穩定,而應緊扣其類型特征。高等職業教育更要時時回思自己的初心本色,守類型特征之正,創發展變化之新。

現代社會的架構系建立在科學技術之上,大量現代技能需要與思維、思考結合在一起形成,需要懂得科學原理和技術構成,不同技能對科技的依賴程度不同。高等職業教育既是高等教育也是職業教育,其高等性體現在知識、原理、技術的基礎學習上,其職業性體現在技能的習得上。以科學原理為基礎形成現代技術,以現代技術為支撐形成現代產業,在現代產業中需要大量以現代技術為依托的高技能,這就是高等職業教育特別是職教本科要重點培養的技能。培養學生高技能或復合技能,需要理論知識,需要思維思考,也需要實踐實訓,但最終是形成高階熟練反應,在工作崗位上體現出技能的不可替代性。

體系向上架構既包括體系延伸,如職教本科的產生;也包括體系嫁接,如與應用型高校嫁接、與研究生專業學位嫁接等。并不是說,完全自成一體就等同于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職普融通也非常重要。

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框架

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是培養出現代產業體系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適應得了數字時代國際競爭要求,支撐得住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并以此為基礎實現自身的特色發展。這需要在教學模式、辦學模式的構建上花精力苦練內功,在職普融通的教育體系建設上疏通通道,把職業教育成熟的理念轉化為實踐的現實。

1.以“工學交替”保證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質量

工學交替是職業教育基本的教學模式。這一模式的核心點是:理論教學和實踐培訓相結合,學校教育與企業實訓相結合。

近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歷史已證明,工學交替或工學結合是職業教育適應產業發展而形成的基本模式。哪一國家或哪一時期,這一模式越穩定,其職業教育發展就越好,就越能支撐產業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如前述,早期的職業教育就是“工”,慢慢地“學”進來了,隨著發展“學”的分量還越來越重。但是,如果沒有了“工”即技能訓練,很難稱其為真正的職業教育。

現代高等職業教育需要學習許多的理論知識,需要深入理解以科學為基礎的現代技術,或應對職業的發展變化而提高思維力。但是,也必須在動腦筋學習科學原理的基礎上,習得以現代技術為支撐的復雜技能、綜合技能等高技能。如果沒有技能,職業教育將轉化為普通教育。

我國當今的高等教育對理論的學習已不再陌生,我國曾經的職業培訓、技校教育對現場實訓也不陌生,而高等職業教育特別是職教本科如何把二者結合好卻有著巨大的探索空間。我們不能把職業教育辦成普通教育,職業教育也不是專業教育。我們需要“聰明人花笨功夫”,切實做好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技能訓練工作,包括理念構建、場景建設、模塊組合等,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真正形成融合“高等”規格和“職業”特征的人才培養模式。

2.以“產教融合”推動職業院校健康前行

產教融合是職業院校基本的辦學模式,同時也是一種理想的治理模式。說辦學模式是因為職業教育離不開工作場景,技能人才培養離不開實訓環節,脫離實踐教學的職業教育是假職業教育;說治理模式是因為學校和企業的使命不同,學校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企業必須贏得利潤才能夠生存發展,需要有機制使企業樂意與學校共同培養人才。有治理模式的產教融合才能夠長久,才能夠保證辦學模式的行之有效。深化產教融合關鍵是創新治理模式,探索符合教育規律、產業規律的有效模式。

產教融合的最高境界是學校、企業“雙主體”辦學。這一模式有著責權利統一的一致性。但是,考慮到學校的“單位制”屬性,雙主體辦學很難實現,混合所有制是朝著這一模式方向而實施的探索性改革。

多種形式的校企合作將成為產教融合的基本常態,包括資源共建、基地共享、專業共設、教材共研、人才共育、雙師共培等多種形式。職業院校必須主動走出校門去尋找建立合作伙伴,因為企業一般不會等你求你,但當企業真的把你當作伙伴時,就說明你成功了,說明學校的辦學方向對路了。職業院校通過主動幫企業解決問題,主動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管理制度,努力使學校與企業、產業融為一體,將改變我國一批職業院校的辦學方向,有助于職業教育走向良性循環。

當前值得探索的模式是產教融合體,特別是市域產教聯合體和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這是把產教融合理念推向現實的具體行動,也是一項推動職業教育發展在體制機制方面的改革創新,有助于發揮多方積極性來推動職業教育真正按類型屬性來辦。

3.以“校內學徒制”為基礎模式確保職業教育類型不走樣

通過校企緊密合作實現產教融合、工學結合當然是職業教育的理想模式,但過于理想化。首先,企業是天然追求利潤的經濟組織,社會的用人市場又是開放的,因此企業一般沒有動機更沒有義務去主動承擔職業教育的實踐教學責任;再者,當今教育已全面進入普及化階段,企業就是有意愿也難以承接住這規模巨大的學生現場實習實訓。而職業教育如不能很好地與產業與實踐融合,將難以培養出企業真正需要的人才,企業、經濟、國家也終將受損。

為了穩定保障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職業院校需要建立和發展起自己的實訓基地,通過學校自建、企業共建、政府幫建、社會參建等形式,完成基礎性的規模化教學下的學生實習實訓安排。這也是提高職業院校吸引力和保證職業教育類型不走樣的重要方式和基礎設施建設。在人力資源上,這項工作僅靠“雙師型”教師也無法完成,因為需要一批有實踐經驗能帶徒弟的老師傅或來自企業的兼職技師。這項涉及高職院校“類型”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各部門協同支持學校開展用人制度改革與創新。

職業院校實施內部學徒制,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是著眼于共性基礎的技能訓練,面向同類學生的普通技能;二是特色教學,如一些學校建立的大師工作室、大國工匠工作室等,主要面向有專長的學生。當然,部分生產一線的實訓還是要盡量爭取與企業合作,積極發揮前面所說的各種校企合作特別是產教融合體的功能。學徒制模式在職業院校、社會企業大規模雙場景開展,將成為現代學徒制的常態,使得課堂教學、校內實訓或學徒、企業實習或頂崗共同形成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實施模式。

4.以“職普融通”架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高質量教育體系既包括各級各類教育的高質量,也包括各級各類教育間連接的高質量。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既需要把自己的體系構建好,也需要疏通好與普通教育的通道,即終身教育所使用的人才成長“立交橋”概念。職普融通是成就高質量教育體系的制度性安排。

中職畢業生升學的通道主要是高職,將成為一種基本的制度安排,也應該在不改變中職教育技能人才培養屬性的基礎上進行,如何做好銜接而把一般技能人才提升為高技能人才是高職院校需要做的工作。職教本科院校、應用型高校和其他本科高校是三類不同的高校,專科層次的高職畢業生升入本科高校存在著同軌道升學和變軌道嫁接的不同問題,需要對其規律加強研究。同理,從升學主體角度看,職教本科學生在升學通道上以升入專業性學位研究生為主,但也可以升入學術性學位研究生,二者都存在著“嫁接”問題。職業教育和專業教育是不同性質的教育,盡管有許多共同點,但更有其本質的不同,如何“嫁接”是門大學問,各項具體政策有待于在實踐中健全完善。

不要懼怕復雜,因為普及化階段的高等教育必然會越來越走向更加的多樣化。復雜不是亂,而是有序,系統論認為系統進化的標志是“序”的增強。

總之,職業教育不變的是技能,變化的是科技融入,需要找好實踐訓練和理論教學的平衡點。高等職業教育以培養高技能人才為主,主要面向就業市場,但要積極疏通其升學渠道,給學生以選擇成長的機會。就業和升學,應該有一個科學、理性的制度設計,在滿足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要和滿足個人發展需要的方向上進行制度性體系架構。

【作者:馬陸亭,浙江師范大學資深教授,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術發展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

(原載2024年第23期《中國高等教育》)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网页大全|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一区|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大片91精品免费观看男同|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绿巨人 |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 精品日韩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噜亚洲AV|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精品不卡| 精品无人区麻豆乱码无限制|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18禁| 精品欧洲videos| 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看蜜桃| 久久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奇米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秋|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电影| 国产偷国产偷高清精品| 国产尤物在线视精品在亚洲| 2021久久国自产拍精品| 一级香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97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不卡| 国产精品粉嫩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视视频专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野|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狼|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www| 日韩亚洲精品福利|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 国产精品va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A片带套 | 国内精品综合久久久40p|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精品粉嫩美女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