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萬物復蘇。隨著春季學期開學,廣西貴港市覃塘區樟木鎮第三初級中學校園里的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煥發出勃勃生機。在班級的菜地里,學生們在教師指導下,彎腰松土、細心栽種……。“我校的勞動教育基地共20多畝,我們以一課一廊一園一館一主題‘五個一’為抓手,精心打造勞動教育特色模式,讓學生在勞動中成長。”該校總務主任盤偉說。
近年來,貴港市覃塘區全面加強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探索“項目化、基地化、生活化”“三化一體”勞動教育模式,將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多渠道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推進勞動教育深入開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覃塘區把推進勞動教育實驗區建設納入區委全面深化改革項目,統一領導、統一部署、統籌推進,為勞動教育的開展提供保障。該區設立專項經費,用于勞動教育課程開發、基地建設、師資培訓等方面,并鼓勵學校通過多種渠道籌集資金,為勞動教育提供充足的資源保障。轄區內各學校將勞動教育納入教學計劃,開設了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并構建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針對性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開發了60項清潔與衛生、整理與收納等勞動教育課程,以及50余項手工、剪紙等特色課程,將“勞動最光榮”理念融入課堂教學中。
覃塘區大力推進青少年素質教育綜合實踐基地提檔升級,因地制宜打造貼近學生生活、具有地方特色的勞動教育基地,實現“校校有基地”。轄區內各學校按“一校一品一特色”的思路,依托勞動基地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勞動文化。同時,覃塘區積極與當地5家特色農業、文旅項目企業聯系創建了5個校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定期組織學生開展勞動教育研學活動。此外,充分利用學生家庭耕地、家務勞動作為校外勞動實踐的“大基地”,形成勞動教育基地全覆蓋。
在覃塘區東龍鎮中心小學花燈工作坊里,傳統走馬燈、創意蓮花燈、五角星燈……造型各異的東龍花燈作品琳瑯滿目。教室里,教師正在耐心地為學生們講解花燈制作的各個步驟,學生目不轉睛地觀察著,隨后紛紛動手嘗試。
“在我們學校,花燈課已成為勞動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的10月,學校還會舉辦‘花燈藝術月’,組織全校師生開展花燈創意大賽,將優秀作品集中展示。”東龍鎮中心小學教務處副主任覃燕梅說,學生在學習花燈制作的過程中,不僅感受到非遺文化的魅力,還提高了勞動技能,體會勞動的樂趣。
覃塘區各學校將勞動教育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通過組織學生參與校園衛生保潔、綠化美化、種植養護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勞動習慣。各學校還制定了詳細的勞動教育制度,明確了學生每天課外、校外勞動時間的要求;通過建立專兼職結合的教師隊伍,配備專職勞動教師,聘請能工巧匠、專技人才擔任兼職勞動教師,常態化開展教研活動。
在覃塘區,勞動教育不僅是一門課程,更是一種教育理念的踐行。通過“三化一體”勞動教育模式的深入推進,學生在勞動中收獲知識、鍛煉技能,培養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品質。目前,覃塘區有自治區級勞動教育示范校3所,市級勞動教育示范校3所,縣區級、鄉鎮學區級勞動教育示范基地共14個。2024年4月,覃塘區申報的《生活化·項目化·基地化:“家校社”協同共育勞動課程的開發與實踐》榮獲廣西基礎教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歐金昌 通訊員 楊小露 練琴)
覃塘區樟木三中的學生在校內勞動教育基地采摘百香果 學校供圖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