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管澍 記者 黃星)近日,福建省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二小學的孩子們上了一堂特別的“開學第一課”。當天,在該校“養正廳”內,學校黨委書記方曉敏將一幅書法作品的故事,作為“思政第一課”講給孩子們聽。校長張立鑠號召大家:“要像愛護眼睛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像守護生命一樣捍衛國家統一!”
這是一幅來自我國著名科學家、科普作家、教育家高士其晚年的書法作品,上面寫著:“你們都是我家鄉的親人。我愛家鄉,更愛祖國。希望臺灣早日回歸祖國的懷抱。”
這幅書法作品為什么會出現在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二小學?這背后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今年2月7日,閩臺青少年棒壘球交流聯誼活動在福州舉行。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二小學的孩子們與臺灣青少年們一起在校園里進行了豐富多彩的文化體驗活動。作為學校校外輔導員,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福州市茉莉花茶傳統窨制工藝傳承大師張子建為兩岸的青少年展示了茉莉花茶制作技藝,拓寬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認知視野。
活動中,兩岸青少年之間的互動交流給張子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當時馬上想到了這幅高士其的書法作品。”張子建告訴記者,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二小學同高士其故居都位于福州市區的鰲峰坊,孩子們本來就對這位偉大的科學家有所了解,這幅作品最好的歸宿就是二附小。
張子建向方曉敏講述了這幅書法作品的故事,立即得到了校方的支持和重視。一周之后,學校特意為此次捐贈活動舉辦了捐贈儀式,并將該書法作品裱裝起來掛在學校顯眼的門廳里,后來便有了開頭那令人印象深刻的“思政第一課”。
據悉,高士其1905年出生于福州,1988年逝世。他在全身癱瘓的情況下,寫下了數百萬字的科學小品、科學童話故事和多種形式的科普文章,引導了一批又一批青少年走上科學道路,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高士其爺爺”。這幅書法作品寫于1984年6月。當時,福州與臺灣少年宮的小朋友們一起去探望高士其爺爺,高士其親切接待海峽兩岸的小朋友們并留下墨寶。
張子建(右)獻出高士其書法作品 葉誠 葉艷 攝
方曉敏給學生們上思政課 葉誠 葉艷 攝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