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梁丹)日前,2025中關村論壇千校萬企協同創新大會在京舉行。本次大會以“推動企業主導的產學研合作、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為主題,由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指導,千校萬企協同創新平臺、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關村石景山園管委會區科委、中關村建投、中關村智酷、中關村工業互聯網產業園等機構共同承辦,來自全國高校、企業、政府園區、科技服務機構及有關部委負責同志出席大會。此次活動也是千校萬企協同創新大會首次加入中關村論壇,成為中關村論壇重要配套活動之一。
聯合實驗室揭牌。主辦方供圖
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副司長舒華、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司長王培章、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王穎捷、石景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于杰出席會議并致辭。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委員,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盧建軍;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校長尤政;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常務副會長、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原司長雷朝滋現場發表主旨報告,大會由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會長王建華主持。活動現場發布了400余項校企合作成果、300余項行業企業需求和應用場景,并揭牌成立了一批由校企合作共建的產學研聯合實驗室。
盧建軍重點介紹了西安交通大學探索產教深度融合的具體經驗和做法。他強調,企業主導的產教融合要從科技創新決策、科研組織、研發投入等方面明確企業主導的定義內涵,校企雙方要回答怎么融合、在哪融合和如何實現深度融合的問題。
尤政詳細闡釋了華中科技大學研究院2.0模式,該模式創新性采用三個1/3目標。首個1/3是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要解決企業發展中核心技術欠缺的問題;第二個1/3要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把學校重大科技創新成果注入企業,改變目前企業的產業化水平;第三個1/3是要共同勇闖“無人區”,按照國家戰略需求開展原創性基礎研究和技術攻關,真正做到教育、科技和人才一體化。
雷朝滋在報告中強調,推動有組織科研,就需要高校根據國家發展需求組織團隊開展攻關,要堅定樹立服務企業就是服務國家戰略的理念,堅持科研項目、團隊、平臺一體化部署,以有組織科研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為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作為中關村發展集團旗下特色產業園區建設運營平臺,中關村建投現場發布了《科技園區賦能產學研協同暨企業產學研需求》,梳理篩選了幾百項行業企業需求和應用場景,使企業需求與高校科研資源精準匹配。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