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守正創新 變革賦能 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貢獻媒體力量

——中國教育報刊社踐行“四力”的實踐與思考

發布時間:2025-04-19 作者:中國教育報刊社黨委書記、社長 范緒鋒 來源:中國行業報協會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為教育強國建設提供思想輿論支撐是教育主流媒體的職責使命。中國教育報刊社緊緊圍繞教育強國建設中心任務,適應輿論生態新趨勢新變化,以提升“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為抓手,著力建設全媒體生產傳播體系,進一步強化方向性引領、專業化服務、數智化轉型,在塑造教育強國建設輿論新格局中發揮優勢、貢獻力量。

一、把握教育政治屬性、人民屬性、戰略屬性,在堅持方向性引領上扛好旗、打頭陣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凸顯了教育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戰略屬性,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本質屬性認識提升到新的高度。教育“三大屬性”是教育強國建設的“原點”和“靶心”,也是教育新聞宣傳工作必須堅守的原則和方向。教育的政治屬性要求堅持“黨媒姓黨”,從政治上看教育,始終堅持正確辦學方向、育人導向,宣傳好闡釋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道路、理論、制度。教育的人民屬性要求站穩人民立場,聚焦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全面展示教育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動實踐。教育的戰略屬性要求著眼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戰略全局,更加突出教育的先導性、基礎性支撐作用,從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的大戰略上辦教育,用新視角新話語講好新時代教育故事。作為教育主流媒體,報刊社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以“四力”為實踐路徑,把全面把握教育“三大屬性”落實到政治家辦報辦刊辦網辦新媒體全過程各環節,在方向性引領中彰顯定位、體現擔當。

抓好“頭條工程”,第一時間傳遞黨中央精神要求。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闡釋作為重中之重,準確全面及時做好習近平總書記時政報道。緊扣重要時間節點,精心策劃專欄專題,創新報道內容形式,推出“教育強國建設一年間?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砥礪前行” 專欄和主題特刊,策劃推出“春風習習”“總書記關心的教育事”專欄、“足跡?總書記來過我學校”“囑托·總書記回信精神激勵我”等大型融媒體報道,以總書記重要活動、重要講話及考察學校、有關致信回信等為切入點,展現教育戰線在黨的創新理論指引下的生動實踐,彰顯人民領袖心系教育、關愛師生的深厚情懷。依托兩報四刊,組建理論名家作者群,以社評、專欄、封面主題等方式推出重磅理論文章,進一步推動對黨的創新理論學理化體系化闡釋。

圖片

“春風習習”大型融媒體報道。

做亮主題宣傳,唱響“國之大者”主旋律。始終牢記媒體責任,圍繞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的關鍵命題,以多樣化、立體化的內容產品形態,有步驟有計劃做亮做強重大主題宣傳。全國教育大會召開后,迅速推出“征途2035——總書記指引我們建設教育強國”重大主題宣傳,打造“一線看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調研行”等系列報道和“司局長筆談”“廳局長訪談”專欄;推出38期“解碼《綱要》”融媒體報道,刊播114條短視頻。整個主題宣傳共推出百個專版、百篇研究闡釋文章、百條新媒體視頻,點線面結合,濃墨重彩、有聲有勢,得到師生讀者認可。

強化主動發聲,打造“評論集群”積極引導輿論。以“戰略預制”加“全網傳播”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以融媒快評、教育時評、系列評論、本報評論員文章四大集群,形成多層次的欄目矩陣,深度解讀教育走向,引導社會熱點。一手是打造“國育平”等重量品牌,形成“教育時評”拳頭產品,以厚重政論彰顯教育主流媒體的思想高度。2024年推出評論200余篇,重磅評論《匯聚建設教育強國的磅礴力量》全網傳播展現量超1億,實現“破圈”傳播。另一手用好評論“輕騎兵”,以融媒快評、短視頻評論等輕量化形態快速響應熱點,實現“重器定方向、輕騎擴影響”的立體傳播生態。2024年全國“兩會”推出評論員快評104篇,2025年“兩會”期間以文字評論、“數字人”評論和創意有聲海報等形式發布評論員快評160篇次,作品登上全國黨媒兩會融合精品展播。針對熱點話題刊發《學習不妨多一點松弛感》等“強網感”作品,被人民日報及各媒體平臺轉發。

圖片

重磅評論《匯聚建設教育強國的磅礴力量》全網傳播展現量超1億,實現“破圈”傳播。

二、聚焦教育強國建設現場,在深耕專業化服務上強擔當、善作為

在推進媒體系統性變革與教育強國建設同頻共振的進程中,中國教育報刊社以增強“四力”為行動指引,扎根教育改革發展的火熱實踐,在深耕細作中提升專業化服務能力和水平。

以一線視野書寫教育奮進篇章。新時代教育事業的歷史性成就,蘊藏在無數微觀現場中,教育主流媒體要成為這些歷史瞬間和進程的“傳聲筒”“擴音器”。2025年“新春走基層”活動中,我們將“走進建設教育強國的火熱現場”確定為報道主題,以小切口、巧角度反映教育戰線的新氣象、大變化。從云南邊境的國門小學,到陜北田間的溫室大棚;從繁忙的春運現場,到與師生一起包餃子、拉家常,記者足跡遍布大江南北,躬身傾聽、用心描摹教育強國建設的新故事。“新春走基層”工作在中國記協座談會上作經驗交流,受到肯定和表揚。

圖片

《中國教育報》在2025年1月14日一版頭條刊發2025年“新春走基層”開欄首篇報道。

圖片

1月27日四版,展現東西南北中5所學校的非遺年俗傳承。

以敏銳洞察挖掘教育重大典型。組建重大典型報道“尖刀排”,完善重大典型選題策劃機制,鍛煉采編隊伍的新聞業務能力和教育專業判斷。瞄準教育強國建設工作重點,發掘推廣基層首創經驗,向基層找力量、向實踐找答案,開設“教改先鋒”“教育脊梁”等重大典型報道欄目,推出中國農大“科技小院”、天津職教“魯班工坊”、教育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系列典型報道,推出陳立群、張桂梅、程風、仲廣群等一批典型人物,受訪對象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

以專業積淀服務教育決策治理。發揮行業媒體優勢,緊密圍繞教育部中心工作和教育戰線迫切需求,構建“理論平臺+數據監測+媒體調研”全方位、立體化服務體系。依托《中國教育報》理論版和《人民教育》《中國高等教育》《神州學人》《中國民族教育》等權威期刊的理論平臺優勢,通過理論專欄、學術論文以及內參報告等多種形式,持續輸出高質量研究成果;利用積累多年的教育行業媒體大數據,匯聚、整合與深度加工優質智庫產品,為教育部相關司局量身定制主題智庫報告,向地方和學校提供資訊和數據服務。用好媒體視角和優勢,將深入基層采訪與實地調研相結合,聚焦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等教育部重點工作開展滾動式調研,形成3批、數十萬字的調研報告,為教育決策治理當好參謀。

圖片

上線運營全國教育辟謠平臺。

以共情視角解碼群眾關心關切。秉持“改文風、抵人心”的理念,持續創新語態、貼近受眾。倡導講故事,開設“在一線”“暖心聞”等固定欄目,將教育強國的宏觀戰略轉化為可讀、可感、可觸的故事,2024年刊發來自基層一線的鮮活報道110余篇。倡導有新風,推出“跟著課本讀中國”融媒體報道,以紀行方式成文、記者出鏡講述,圖文視頻并茂展現,打造走進現場、立德樹人的“媒體思政課”。倡導說新話,鼓勵記者搶抓現場新聞。全國“兩會”消息報道《“我想提一個問題”》聚焦中小學生睡眠問題,獲全國政協好新聞一等獎。2025年全國“兩會”,《見證:“免費學前教育”定了!》《經濟大省,也要挑教育大梁》等報道,用家常話、鮮活話解析教育政策和熱點;“國育平”評論《建設教育強國的底氣是什么》登頂黨媒平臺實時熱榜,中國記協簡報點評“通過話語創新、寫法創新和傳播創新,把長篇評論寫得好看、入腦”。

三、擁抱技術革命時代浪潮,在推進數智化轉型上謀新路、增動能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新要求,意味著踐行“四力”必須順應科技革命趨勢,以數智技術賦能主力軍挺進主戰場。近十年來,中國教育報刊社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部署要求,實現從 1.0 階段的數字化轉型到 2.0 階段的全媒體傳播格局構建,正積極謀劃推進 3.0 階段的數智化生態重構,努力以數智技術賦能系統性變革,提升內容生產力、網絡傳播力、行業服務力、品牌影響力。

以流程變革提升全媒生產一體化效能。“中央編輯部”一體化運轉,“中教智融云平臺”一體化生產,“中央稿庫”一體化分發,報、刊、網、端、微各媒體平臺相互借力、相互賦能,實現新聞報道“一次采集、多次生成,一體分發、多元呈現”。這些探索為我們向著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邁進打下了堅實基礎。當前,緊扣教育強國宣傳要求,報刊社正在探索以互聯網思維主導資源配置,全方位推進管理流程、運營模式、話語體系、媒體形態、平臺技術等變革,實現新聞產品全媒體生產、全形態呈現、全渠道傳播、全平臺評價、全鏈條反饋。

圖片

中教智融云平臺。

以內容變革推動融媒精品共生相長。本著“點線面體”協同推進策略,鼓勵支持社屬各媒體、各項目團隊在采編報道中加大對新技術的研究吸收和創新實踐。引入數據抓取分析、智能剪輯、圖片自動生成等成熟應用,為內容生產賦能,推出數據新聞、數據報告、短視頻新聞、主題榜單等新型內容產品。針對移動社交平臺傳播需求,積極探索使用AI語音、虛擬數字人等智能化呈現形式。2025年“兩會”,利用AI生成視頻《100秒,沉浸式領略2025美好教育圖景》,解讀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教育內容,整體播放量近1000萬;借助數智技術,策劃推出“教育小新看兩會·愛問AI答”“兩會彈幕說教育”“兩會漫話”等一系列新媒體產品,內容與技術之間實現了“1+1>2”的融合效果。

圖片

今年兩會,利用AI生成視頻《100秒,沉浸式領略2025美好教育圖景》,解讀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教育內容,整體播放量近1000萬。

以傳播變革推動主流聲音破圈共振。統籌發展自有平臺和利用第三方平臺,采取“全渠道+差異化”的傳播推廣策略,重塑高效化的全媒體傳播鏈。一批優秀作品實現破圈傳播,如2023年教師節特別策劃《張桂梅給青年教師的一封信》,被人民日報、央視等多家媒體轉載,多個話題登上熱搜,總流量破2億。目前,報刊社已發展成為擁有報、刊、網、端、微、屏等多種載體、綜合覆蓋用戶超1.5億的教育全媒體矩陣,2024年總閱讀量53億,“10萬+”報道1.8萬余篇次。下一步,將努力打造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新用戶生態,從第三方平臺的“流量借力”到自有平臺的“生態構建”,以雙輪驅動重塑教育主流媒體傳播體系。

新聞永遠在現場,媒體踐行“四力”永遠在路上。中國教育報刊社將永葆“為教育而鼓、為教師而歌”的初心使命,守政治方向之正,創文風轉變之新,強內容生產之力,聚全媒傳播之勢,以正能量澎湃大流量,為壯大新時代主流思想輿論貢獻教育行業媒體力量。(中國教育報刊社黨委書記、社長 范緒鋒)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蜜芽|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久热爱精品视频线路一| 国产乱人伦app精品久久| 国精品无码A区一区二区| 亚洲嫩草影院久久精品| 久久91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码 | 91免费国产精品|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精品青草视频免费播放| 99久久做夜夜爱天天做精品|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网AV|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国产精品熟女福利久久AV|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级精品高清一级毛片|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电影网 | 久久精品无码av|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涩涩涩视频网站| 97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 | 51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一级做a爰黑人又硬又粗免费看51社区国产精品视 |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亚洲高清专区日韩精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久| 2020精品自拍视频曝光| 亚洲精品91在线|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入口|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