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董魯皖龍)5月19日,“曲韻流香—書本里的笑聲”燈市口小學第五屆曲藝專場演出成功舉辦。本屆專場演出旨在以學生熟悉的書本內容為抓手,打破學科與藝術的壁壘,將成語典故、四字詞語的精妙韻味,英語單詞的趣味表達融入多元曲藝形式中。以對口相聲、群口相聲、快板、雙簧曲藝聯唱等形式,讓傳統曲藝成為知識的靈動載體。學生們在說學逗唱中詮釋學科知識、傳承藝術精髓,實現傳統文化與學科教育的深度交融,為觀眾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視聽盛宴 。
本次演出共呈現了北京琴書、對口相聲、曲藝聯唱等14臺節目。本次專場共凸顯四大特色,一是凸顯學科融合創新,北京琴書《鐵杵磨成針》、對口相聲《學英語》等將書本中學到的詞語、成語故事等知識與曲藝表演結合,打破學科邊界,以新穎形式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興趣,實現“以藝促學”,提升學習主動性。二是凸顯傳承曲藝文化,曲藝聯唱《燈小曲藝結碩果》的創編中,通過讓學生親身參與創作、表演曲藝節目,感受傳統曲藝的藝術魅力,培養對曲藝文化的認同感與熱愛,推動傳統藝術在校園內的傳承與發展。三是提升綜合素養。在節目編排、表演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團隊協作、舞臺表現等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與藝術審美水平。四是厚植文化自信,傳統相聲《八扇屏》《溫酒斬華雄》引導學生在曲藝創作中挖掘傳統文化內涵,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
本次曲藝展演以學科知識為內核、以曲藝為載體,既是在燈市口小學“逐光”文化引領下,對學校文化品牌的又一次學習深化,也是對“中華傳統文化進校園”模式的創新探索。活動不僅為學生搭建了展示學習成果與藝術才華的平臺,更在潛移默化中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融入校園生活,實現知識教育與文化傳承的雙向賦能,對培養兼具學科素養與文化底蘊的新時代少年,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