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探訪重慶工程職院科研與社會服務能力提升之路

發布時間:2025-05-23 來源:第1眼TV-華龍網

5月21日,2025第五屆“全國主流網絡媒體重慶教育行”走進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來自全國40余家主流網絡媒體的記者,實地“探秘”了學校以科技創新服務產業升級、以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的“雙輪驅動”發展魅力。

在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征程中,職業教育如何肩負起服務國家戰略、賦能區域發展的重要使命?這所扎根巴渝大地的職業院校,正以“頂天立地”的實踐給出答案。

科技創新:服務產業升級的“職教力量”

學校立足重慶“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以院士工作站為戰略支點,構建起“院士領銜、高校助力、團隊攻關、服務產業”的科技創新生態。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人懷領銜的科研團隊,在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其研發的"聯合生物加工工藝技術"實現餐廚垃圾100%無害化處理,該成果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12家企業推廣應用,相關技術獲中央電視臺專題報道,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職教范例。

/private/var/folders/8k/lc_806jd3y70plmvy2mqsj040000gn/T/com.kingsoft.wpsoffice.mac/picturecompress_20250518203146/output_2.jpgoutput_2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斬獲4金5銀。學校供圖第1眼TV-華龍網發

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學校與高新區、德國萊茵共建的中德萊茵產業創新中心成果豐碩。何曉琴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突破汽車電控懸架系統核心技術,研發出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空氣懸架系統,相關專利授權達17項。該成果已在國貴集團等8家企業實現產業化應用,助力重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

/private/var/folders/8k/lc_806jd3y70plmvy2mqsj040000gn/T/com.kingsoft.wpsoffice.mac/picturecompress_20250518203146/output_1.jpgoutput_1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中德萊茵產業創新中心內景。學校供圖第1眼TV-華龍網發

科技創新的突破離不開體制機制創新。學校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三進三對接”產學研服務體系:科研管理部門牽頭進區縣,二級學院進園區,科研團隊進企業,形成政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網絡。近五年,學校承擔省部級科研項目269項,開展橫向技術服務1199項,專利轉化278項,孵化科技型企業16家,技術交易到賬經費突破221.7萬元,榮獲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等省部級獎勵7項。

職教賦能:鄉村振興的“智慧引擎”

在城口縣廟壩鎮的富硒葛根種植基地,重慶工程職院“津硒-功能性農業”團隊正忙碌于田間檢測。針對當地土壤硒含量達全國均值7倍的獨特優勢,團隊研發出富硒葛根專用有機肥,開發出全粉制備工藝,形成從種植到加工的完整技術鏈。該項目已推廣種植20余畝,培養碩博研究生和技術農民40余名,為7個村集體經濟組織提供技術支撐,讓“富硒”資源真正轉化為致富"硒"望。

“津硒-功能性農業”團隊在城口縣測定土壤功能性元素

“津硒-功能性農業”團隊在城口縣測定土壤功能性元素。學校供圖第1眼TV-華龍網發

這僅僅是學校服務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2020年成立的鄉村振興學院,通過“青果計劃”電商助農項目,6年間在12個區縣開展直播帶貨58場,幫助涉農企業打開線上銷售渠道。在江津杜市鎮,學院連續6年策劃小龍蝦文化節,通過品牌打造和活動運營,使節慶經濟效應提升40%;在巫山竹賢鄉,團隊設計開發的“下莊天路”文創產品,帶動當地旅游商品銷售額增長25%。

/private/var/folders/8k/lc_806jd3y70plmvy2mqsj040000gn/T/com.kingsoft.wpsoffice.mac/picturecompress_20250518203146/output_3.jpgoutput_3

“青果計劃”團隊開展助農直播。學校供圖第1眼TV-華龍網發

更值得關注的是“新農學校”培訓體系的創新實踐。學校聯合18個區縣政府、職教中心和鄉鎮企業,實施“十百千萬”行動計劃:建設42所鄉鎮職教中心,培訓鄉村干部1200人次,開展農民技能培訓6000人次,技術幫扶涉農企業45家,助力5000余畝農作物改良增收。在九龍坡區西彭鎮,學院指導的生態柑橘園通過標準化種植,畝均效益提升35%;在合川區錢塘鎮,開展的農村院落整治項目使6個行政村人居環境煥然一新。

雙輪驅動:職教改革的“重慶方案”

從智能制造車間到鄉村田間地頭,重慶工程職院構建起“頂天立地”的發展格局:既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展現職教擔當,又在鄉村振興實踐中貢獻職教智慧。這種“雙輪驅動”模式形成三大創新特色,構建起產教深度融合的生態系統。

在需求側,學校建立企業需求動態監測平臺,將技術攻關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在煤礦安全領域,與重慶煤科院共建的智能裝備應用中心,研發的急傾斜煤層開采裝備填補2項國內技術空白,相關成果在5個礦區推廣應用,使采煤效率提升30%。在供給側,學校將企業真實項目轉化為教學案例,把田間課堂搬進實訓基地。顏功興教授團隊帶領學生在混合驅動智能假肢研發中攻克液壓耦合控制技術,相關成果獲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同時培養出既懂技術研發又通臨床應用的技術技能人才。

/private/var/folders/8k/lc_806jd3y70plmvy2mqsj040000gn/T/com.kingsoft.wpsoffice.mac/picturecompress_20250518203825/output_1.jpgoutput_1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劉人懷院士專家工作站落地四川新都。學校供圖第1眼TV-華龍網發

這種“雙向賦能”最終匯聚成“三位一體”的服務閉環: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與人才培養形成有機整體。在富硒農業領域,學校構建起從土壤檢測到產品開發、從技術培訓到品牌打造的全鏈條服務機制,使廟壩鎮葛根產業產值增長200%,帶動戶均增收1.2萬元。這種"需求牽引-技術攻關-人才反哺-產業升級"的循環模式,正是職教改革的“重慶方案”核心要義。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正以“雙高計劃”建設為契機,以科技創新為筆,以鄉村振興為墨,在服務國家戰略的畫卷上書寫著職教改革的壯麗篇章。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国产乱人伦app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久久精品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午夜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二区麻豆| 免费无码精品黄AV电影|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久| 99精品众筹模特私拍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国产成人vr精品a视频| 精品调教CHINESEGAY|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视频网站| 亚洲日韩精品射精日|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网站|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国产人妻人伦精品1国产盗摄| 九九在线精品视频专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精品∧v在线观看| 国语自产少妇精品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看|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xxx|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蜜臀AV无码精品人妻色欲| 久久ww精品w免费人成|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mnbav网站|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浪潮在线|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九色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人成网在线播放影院| 99ri在线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美女| 在线观看自拍少妇精品|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花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