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玉琪 記者 龐珂)在河南科技大學的中國軸承陳列館里,泛黃的圖紙與嶄新的鈦合金軸承靜靜對話?!拜S承,被稱為工業的‘關節’。幾乎每一個需要旋轉的設備、產品,都需要用到它?!睓C電工程學院院長谷瑞杰這樣介紹。
河南科技大學應“一五”時期國家戰略發展需要而建、服務國家制造業布局需要而生,與“洛陽一拖”共同見證了共和國第一臺“東方紅”拖拉機的誕生,與洛陽軸承廠共同走過了軸承產業自立自強的道路。
洛陽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于海波表示,當地“一廠一所一校一院”模式有力促進了軸承行業的發展。“企業出題、學校答題、行業應用,學院面向行業需求,解決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睓C電工程學院副院長蔡海潮說,這句話正是學校破解產學研難題的生動詮釋。在洛軸集團車間,正在運轉的智能軸承生產線里閃爍著學院的科研成果。
機電工程學院通過聯合洛軸、軸研所等行業龍頭企業,攻克了高性能軸承核心元件高一致性和高表面質量加工技術,研發的航天高性能軸承打破了國外封鎖,相關研究成果助力“神舟”問天、“嫦娥”攬月、“北斗”指路、“祝融”探火、“蛟龍”探海等等。
由于河南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軸承專業方向辦學特色突出,該校也被譽為中國軸承行業的“黃埔軍校”,為我國軸承行業培養了70%以上的中高級技術骨干?!拔覀兣囵B的學子,是軸承行業高速發展的主力軍,他們的身影活躍在洛陽軸承研究所的實驗室、哈爾濱軸承集團的車間、瓦房店軸承的生產線……”谷瑞杰的臉上滿是自豪。
在智能裝備制造實驗室里,數控機床的轟鳴聲與工業機器人的運轉聲交織成曲,這里既是教學課堂,也是微型工廠。學院與洛陽軸承集團有限公司、洛陽軸承研究所共建的“一廠一所一校一院”協同育人機制,將企業項目引入課堂。這種“真題真做”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接觸到產業前沿。
走進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軸承方向專業的學生張佳軒是學院鼎行雙創戰隊的成員,此刻,他正帶領團隊調試新型檢測機器人。這個從大一開始就泡在雙創基地的大男孩笑著說:“在這里我學到的不僅是設計圖紙,更是如何用科技創新觸摸工業制造的脈搏?!?/p>
“平時經常會到雙創基地來,從使用計算機輔助建模軟件、再到利用切片軟件對此模型進行數據處理,最后對原材料進行逐層打印,自己設計的作品被直接呈現出來,這種感覺非常奇妙!”在3D打印實訓區,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智能控制方向專業的學生肖帥正在準備今年的3D增減材專項賽?!拔覀児膭顚W生自主設計制作相關設備,并配備專業教師進行日常輔導,形成完整閉環?!惫热鸾鼙硎?。
學院會議室里,蔡海潮翻開最新版人才培養方案,他指著方案上的人才培養坐標軸說:“橫軸是產業需求,縱軸是學科前沿,我們的任務就是讓兩者完美交匯?!焙窕A、寬口徑、重實踐、求創新、強素質的人才培養理念,是河南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六十多載育人模式的生動注腳。
在學院榮譽墻的顯眼位置,擺放著許多去年軸承專業辦學五十周年時收到的校友禮物?!懊慨斂吹叫S褌兇┲ぱb在車間攻堅,就覺得我們培養的不只是工程師,更是大國制造的守護者?!惫热鸾芨袊@道,這份沉甸甸的責任,正在轉化為學院持續創新的動力。
“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堅持服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導向,積極響應國家重大戰略急需和區域緊缺,培養造就更多具有家國情懷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為河南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塑造新動能新優勢?!焙幽峡萍即髮W黨委書記、校長王洪彬堅定地說。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