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王若熙)近日,北京大學《理解中國:問題、方法與實踐》課程教改成果引發關注。作為北京大學2024學年本科教學改革項目,該課程自2022年秋季開設以來,經過系統性改革,在教學質量與學生反饋方面實現雙重突破,為高校社會科學研究課程建設提供創新范本。
精準調研驅動課程迭代。學校通過本科生課程需求調查、學生訪談和教師訪談等更新和完善了教學大綱,提高了課程的整體性、前沿性和趣味性。同時,還對實踐課內容進行了調整和優化,完善了作業評估和考核模式,并進一步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數據印證教改成效。對比2023-2024學年與2024-2025學年教學評估數據顯示,課程在學校各項教學滿意度指標的評價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教師教學激發我的學習熱情和深度學習的興趣”指標提升15.44%,“教師鼓勵我獨立思考,注重培養我的創新精神”指標提升8.06%,“教師講授思路清楚重點突出”指標提升7.58%,“教師對我們的問題給予及時、有幫助的反饋”指標提升7.48%,“課程教學完善了我的知識結構,提升了我的能力,塑造了我的價值觀”指標提升6.79%,等等,這與這門課的教改目標高度一致。
來自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經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外國語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社會學系、哲學系、歷史學系等多個院系的學生參加了本學期的教改課程,并對課程給予高度評價。“這門課依托優秀的資源,既讓我們透過技術工具洞察國家發展的底層密碼,又引導我們立足實踐反思理論知識的現實意義。”“這門課讓我實現了對定量研究方法學習的從無到有,接觸了最前沿的技術方法,受益匪淺。”“正如‘問題、方法與實踐’這一提綱挈領的開篇,這門課的學習讓我穿梭于理論與實踐的經緯之間,以探究的眼光審視現實,以實踐的精神探索真理。”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