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國家“雙碳”戰略加速落地,華北理工大學近年來成立鋼鐵碳中和學院,聚焦鋼鐵行業綠色轉型,著力創新構建“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培養體系,培養具有“雙碳”專業技能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我們已先后到北京科技大學等8所高校和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15家企業調研,旨在探索鋼鐵行業‘雙碳’人才專屬培養路徑。”鋼鐵碳中和學院行政負責人陳偉教授介紹。
作為全國高校首家聚焦鋼鐵碳中和的跨學科學院,該校采用“小班化、導師制、學分制、個性化、國際化”培養模式,為每個實驗班配置學生管理和專業引領兩名班主任,學生從入學伊始即配備一對一創新指導老師,構建“一生一策”個性化培養方案,將“雙碳”理念深度融入教育實踐。
2023年,該校出臺《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協同發展實施方案》,明確鋼鐵碳中和學院作為開展一體化辦學工作試點。“將礦業、冶金、能動、化工、經濟等學科‘擰成一股繩’。通識課程、專業課程、拓展課程,包括課程設計、畢業設計都融入碳中和元素,‘雙碳’課程占20學分,讓學生懂管理更懂技術。”教務處處長呂震宇介紹。
校長張福成教授講授題為《在“四個自信”中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的思政課;邀請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名譽理事長茅玉麟為學生們傾情講述“我的父親茅以升”;組織學生們到李大釗紀念館開展紅色實踐,到唐山地震博物館感悟抗震精神……
該校注重以“雙課堂”培育復合人才,以傳承“愛國、科學、奮斗、奉獻”的茅以升精神為核心德技并修,引導學生將“鋼鐵報國”情懷深深植根于學生心中。
該校建立了專門的榮譽學分體系,明確規定:參加大創項目、撰寫論文、參與“雙碳”主題志愿服務等,均可獲得榮譽學分,學生修滿學分后獲得學校碳中和榮譽獎。
該校還首創“鋼鐵生產全流程跨專業認識實習”,讓學生跨越了專業壁壘。今年5月,99名學生走進三友礦山智能化采礦現場,見證綠色礦山建設的成果以及科技創新和智能化應用;在華西特鋼,他們對燒結、高爐、轉爐、連鑄、軋鋼等鋼鐵生產每個環節有了直觀認知。
近年來,華北理工大學著力引導鼓勵實驗班學生參與各類學科競賽和職業能力提升活動,讓學生在實戰中錘煉創新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習熱情和責任感。從學術思維訓練營、科研創新集訓營、競賽提升冬令營、碳核算夏令營等系列創新課程,到大創科研、學科競賽、技能提升等系列創新實踐,碳中和實驗班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升。
據統計,3年來,該校碳中和學院全體370名學生85%以上參與了各級各類創新實踐及科研活動;學生們在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大學生冶金科技競賽等各類競賽中屢獲佳績,累計140余人次獲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獎,63項項目獲得國際級和國家級獎項;完成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38項,其中國家級12項、省級18項。
當傳統鋼鐵產業遇上“雙碳”浪潮,華北理工大學正以“鋼筋鐵骨”,為行業輸送“能創新、能擔當、能干事”的創新型專業人才,在“雙碳”征程中鍛造綠色未來。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周洪松 通訊員 楊欣怡 曹杰)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