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龐珂 通訊員 陳輝 崔穎)“在我們學校,像我一樣畢業時擁有一家公司不是稀奇事兒!學校鼓勵創新創業,并指導孵化初創企業,在多個層面為大家保駕護航!”何佳坤是鄭州西亞斯學院體育學院2020級學生,是今年的應屆畢業生,卻已經經營著一家體育用品公司。近日,他向記者講述了他的創業故事。
2023年5月,學體育的何佳坤在學校的就業創業指導課上,他向教師提出了想把國產健身器材賣到國外這一設想,隨即得到了肯定。隨后,他便和同學一起進行深入的可行性研究。“我在山東找到的工廠,他們能以四五千元這種更具競爭力的價格提供同等質量的產品,這就是中國產品的海外吸引力。”
可很快,他便發現,出口貿易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面臨著經驗不足、資源匱乏等挑戰,他沒有放棄,而是通過學校眾創空間的幫助學習跨境電商課程、參加行業展會、實地考察供應鏈等方式不斷積累經驗,一步步摸索前行。
經過反復優化店鋪運營,憑借穩定的供應鏈、優質的產品和高效的服務,何佳坤經營的公司在全球市場上逐步站穩了腳跟。“專業是起點,但跨界探索能打開更廣闊的世界。”何佳坤分享道。
2024年,何佳坤團隊先后在全校、全省脫穎而出,參加了首屆全國大學生跨境電商創新創業大賽,并榮獲一等獎。如今,又到畢業季,他和同學們一樣在忙畢業,但他出入最多的不是招聘會,而是學校的創業共享空間。
在鄭州西亞斯學院,創新創業已經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生態,學校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周期,打造“課程+實踐+競賽+孵化”四維協同育人體系。
“在AI時代,學校持續深化教育與產業之間的緊密合作和深度融合,著力完善創業孵化體系,設立專項扶持基金,并為創業項目提供洽談室、會議室、直播間、儲藏間、路演室等共享空間。我們全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與創業熱情,為有志創業的學生及團隊搭建成長平臺,真正實現將學生企業‘孵化于校園’。努力為高校創新創業與就業指導提供嶄新樣本,為全省經濟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注入不竭活力。”學校創辦人、理事長陳肖純博士表示。
在學校“苗圃—孵化—加速”三級培育鏈條的支持下,鄭州西亞斯學院涌現出一批小小初創“企業家”:李佳樂大二開始做婚慶用品產品線上銷售,2024年全年銷售額達3000萬元;陳逸帆在校期間開始關注鈞瓷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借助跨境電商的力量讓鈞瓷走向世界……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