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彭詩韻)6月19日,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BIBF)現場,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聯合過常寶、李怡、何郁等知名學者共同打造的“勵耘語文工作室”正式掛牌成立,同期舉辦“語文新解”叢書新書發布會。
與會嘉賓合影
作為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與學術界深度合作的重要成果,勵耘語文工作室依托主題出版與重大項目策劃部,以“非實體”模式高效聚合國內頂尖學者資源。自2024年5月以來,工作室已策劃語文及傳統文化類選題近50種,儲備優質選題超20種,并深入參與全國多地教育培訓與學術活動,展現了強勁的學術生產力與資源整合力。工作室以“圖書出版+知識服務+教育培訓”三維聯動為特色,創新構建內容策劃、知識生產與傳播的全鏈條體系,致力于語文與傳統文化的知識創造與傳播,推動語文與傳統文化教育的升級。
“語文新解”叢書研討會現場
儀式同期發布的“語文新解”叢書由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過常寶擔綱主編,分為初中、高中兩大系列,涵蓋古詩詞、古文、現代文及外國作品共八冊,集結馬東瑤、姚建彬、周劍之、王永祥等八位學者傾力撰寫。叢書以“綜合學術前沿、糾正教學誤區、還原文本價值”為核心理念,通過結合歷史語境與最新研究成果,對中學語文教材中的經典篇目進行深度解讀,力求破解長期存在的“誤讀、偏讀、淺讀”問題,為一線教師提供教學新視角。現場展示的樣書與專家對談引發了熱烈反響,多位中學語文教研員表示,叢書將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學術深度與文化厚度。
“語文新解”叢書
現場,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總經理馬朝陽與過常寶共同為勵耘語文工作室揭牌。馬朝陽在致辭中強調,工作室將致力于凝聚國內著名專家學者,共同探索并從事語文與傳統文化領域的知識創造與傳播,在圖書出版、知識服務、教育培訓等領域拓展新業務,全力培育國內語文與傳統文化領域知識創造與傳播的重要策源地。
過常寶表示,從中小學教育教學的實際出發,利用先進的語文理念激活語文的靈魂,利用北師大的學術優勢和教學研究心得,拓展中小學語文的深度廣度,匯聚優秀的學術資源和教學資源,豐富語文課程,成就語文老師的個性,激發學生的語文熱情,使語文課真正成為培養學生人格情懷和傳承民族文化的主陣地,是勵耘語文工作室和北師大出版集團的共同心愿。
活動吸引了教育界、出版界、學術界多位嘉賓參與,現場反響熱烈。與會專家認為,工作室“非實體”運作模式與叢書的學術創新性,為語文教育領域提供了可借鑒的范例。“語文新解”叢書作為首秀成果,其系統性、權威性與實用性兼具的特點引發了業界廣泛關注。未來,勵耘語文工作室將持續聚合知識精英,以多元形態的知識產品回應社會需求,為語文與傳統文化傳播開辟新路徑。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