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徐世銀 記者 尹曉軍)“這次研學讓我更加了解了我們家鄉的農耕文化,也讓我懂得了要愛護自然環境,以后我會更加努力學習,為保護我們的家園貢獻自己的力量。”前不久,參加完由學校組織的主題研學旅行后,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南關學校六年級(2)班學生李言說。
山丹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羅永才表示,該縣近年來依托縣域內特色資源,持續推進研學旅行活動,不斷創新活動形式與內容,為學生打造更多元、更優質的戶外成長課堂,助力學生在知行合一中茁壯成長。
山丹縣西街小學組織高年級學生走進山丹軍馬場,在歷史、人文與自然融合交織的課堂中汲取豐富養分,積極踐行環保理念,感受生態之美。在山丹馬場場史館,學生們跟隨講解員步伐,時而駐足凝視泛黃的老照片,時而俯身仔細觀察陳列的馬具,詳細了解山丹馬場的變遷歷史,眼中閃爍著自豪的光芒。
從場史館出來,一場震撼人心的視覺盛宴在草原上拉開帷幕。只見遠處,數百匹馬兒如同金色的精靈,昂首嘶鳴,在草原上奔騰馳騁。“要是我能親自指揮馬群在這遼闊的大草原上跑一圈就好了!”四年級學生張繼文激動地說。西街小學教師張曉宇介紹說,通過觀賞馬群、小鎮游學等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收獲了課堂之外的寶貴知識和難忘的回憶。
山丹縣清泉學校全體師生走進山丹漢明長城博物館、山丹漢明長城景區、焉支花谷,在實踐中挖掘長城歷史,追尋鄉村記憶。在山丹漢明長城博物館,學生近距離觀賞珍貴文物,聆聽長城歷史故事,領略古代建筑與軍事防御的智慧。
在山丹軍馬場,東街小學六年級全體師生進行投壺比拼、射箭體驗,學生默契協作,在強身健體的同時深化了友誼與集體意識。行程最后一站,學生來到高廟農耕文化館,詳細了解農耕文明的演變歷程,從犁耙到水車,從播種到收獲,真切體會到了農耕文化在歷史長河中的重要地位。
“將絲路文化與自然生態文化相融合的實踐體驗生態研學,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學生在行走中觸摸歷史、在探索中傳承文化,激勵他們以更飽滿的熱情探索世界、汲取知識。”羅永才說。
山丹縣南關學校學生在焉支花谷風景區開展研學活動。徐世銀攝
東街小學學生在山丹馬場場史館參觀馬標本。徐世銀攝
西街小學學生在槐西小鎮研學。徐世銀攝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