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楊垸欽 張安迪 記者 陳朝和)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近日,西南石油大學“晉善晉美,紅心向黨”暑期社會實踐隊、新能源與材料學院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本科生黨支部,深入山西革命老區,在呂梁、大同、長治、陽泉四地開展紅色研學實踐活動。
從呂梁晉綏邊區到大同平型關,從長治太行山到陽泉百團大戰,紀念館中斑駁的文物與鮮活的記憶共同編織出震撼人心的抗戰歷史?!斑@些土法制作的地雷,讓我看到了革命先輩最純粹的斗爭精神。他們用最簡陋的工具造出武器,用最樸素的智慧對抗敵人?!痹趨⒂^了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后,實踐隊隊長張安迪感慨道。
參觀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展廳時,大家久久駐足在一雙磨損斑駁、浸染著血痕的草鞋前,眼前仿佛又浮現出年僅24歲的葉成煥烈士生命的最后印記。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本科生黨支部書記、實踐隊指導教師楊垸欽動容道:“正是過去無數雙沾滿泥土和鮮血的草鞋走出了民族獨立的勝利道路。今天,我們更應走好屬于我們這代人的長征路?!?/p>
褪色的衣帽、磨穿的草鞋、泛黃的照片……每一件紅色文物都訴說著抗戰歲月的烽火記憶,隊伍以物為鑒,汲取精神力量,將呂梁精神、太行精神等革命薪火代代相傳。參觀紀念館、聆聽講解、采訪調研、座談交流、錄制微黨課……青年學子們以腳步丈量烽火歲月,用青春解碼抗戰精神。
“戰士們攀爬火車、炸毀鐵軌……”“1連被授予‘血戰磨河灘鋼鐵連’稱號,鄧仕鈞獲‘特等戰斗英雄’稱號……”活動中,師生們架起攝像機錄制微黨課,在示意圖前、在專題展區前,面對鏡頭動情講述正太鐵路破襲戰、血戰磨河灘的抗戰細節,將對英雄的崇敬融入創作。實踐活動中,師生們通過實景體驗、史料研讀、人物訪談、影視創作等方式,深入挖掘抗戰精神的內涵。
據悉,此次山西紅色研學實踐旨在深化抗戰精神時代詮釋,持續打造“紅心向黨”品牌實踐活動。實踐成果將通過“線上微黨課展播+線下理論宣講”多渠道輻射全校師生,賦能紅色資源創新傳播,用青年行動讓紅色基因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