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意見》(簡稱《意見》),其中在“擴大基礎民生服務普惠性”部分專門提出“推動教育資源擴優提質”。6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有關政策情況,教育部相關負責人提到“教育資源擴優提質的目標,就是讓更多孩子接受更豐富、更優質的教育”。
建設教育強國,基點在基礎教育。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基礎教育搞得越扎實,教育強國步伐就越穩、后勁就越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的重要論述,為實施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指明了方向。基礎教育擴優提質,從外部關系來看,就是要應對人口、科技、生態等外部環境對基礎教育的影響和沖擊。從教育內部看就是要擴大優質基礎教育資源供給,著力解決我國基礎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努力縮小基礎教育在城鄉、區域、學校、群體之間的差距,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推動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要從三個方面發力。
首先,基礎教育擴優提質,優化結構是基本。當前,面對學齡人口變化的新形勢,需要進一步完善與人口變化相適應的基礎教育資源統籌調配機制。一是健全完善學位監測與預警制度,研究學齡人口變化對教育影響的發展趨勢,統籌調配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資源,避免資源“供給不足”和“過度浪費”。二是因地制宜對教育資源進行“存量優化”,當前全國小學在學規模已達峰,初中和高中學齡人口將分別于2026年、2029年前后達峰,各地要結合實際建立與學齡人口相適應的基礎教育資源調配機制。三是普通高中要適度“擴大總量”,《意見》提出要新建改擴建1000所以上優質普通高中,各地要結合實際開展普通高中新建和改擴建工作,著力解決高中學位不足這一突出問題。
其次,基礎教育擴優提質,確保公平是底線。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性質決定了我國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首要在辦強辦優基礎教育。一是加大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力度,加強公辦幼兒園建設,大力發展普惠性幼兒園;同時要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招收2至3歲幼兒。二是通過集團化辦學、優秀校長教師輪崗、教育對口幫扶等方式,推動義務教育從基本均衡走向優質均衡。要綜合考慮人民群眾合理訴求和經濟發展特點,合理規劃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招生規模,探索建立一批綜合高中,拓寬學生的成長通道。三是加快擴大優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到校比例,主要依據學生規模分配到區域內的初中,并向農村學校傾斜。要持續深入落實“兩為主”政策,推動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享有同遷入地戶籍人口同等權利。
最后,基礎教育擴優提質,提升質量是目的。擴優提質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仍然在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辦強辦優基礎教育。一是重視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加大學前教育教師的培訓力度,持續鞏固以游戲為主的教學方式,提升學前教育的辦學質量。二是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重點要加強教師標準、生均公用經費等方面的標準化建設,用5年左右的時間逐步實現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全覆蓋。三是推動高中教育多樣化辦學,探索建立一批以科學教育為特色的普通高中,持續深入實施“縣中振興計劃”,重點改善縣域普通高中基本辦學條件,激發縣中辦學活力,切實提升辦學水平。
教育強國建設的最終目的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因此基礎教育擴優提質不僅要從“術”的層面清晰把握擴優提質的路徑問題,更要從“道”的層面深刻理解為何擴優提質的價值問題。只有牢固堅持教育的人民屬性,才能辦強辦優基礎教育,推動教育強國建設行穩致遠。
(姜朝暉 作者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理論研究所所長)
《人民教育》2025年第12期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