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任朝霞)7月26日至29日,以“智能時代 同球共濟”為主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舉行。上海市虹口區教育局組織選送的“AI+非遺”創新實踐成果,作為上海市人工智能教育領域的代表案例在大會上精彩呈現,集中展現了新時代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與古老皮影的趣味互動、用手勢解鎖非遺儺戲的奧秘、和傳統象腳鼓的直接“對話”……在世博中心二樓AI未來展區,虹口區教育局帶來的非遺技藝手工作品、AIGC數字作品、非遺主題互動作品等吸引了諸多觀眾駐足體驗。
虹口區作為首批上海市人工智能教育試驗區,通過打造“可生長的AI教育平臺”,重塑教育新生態,構建起“基礎普及+特色拓展+創新實踐”的三維課程體系。該區依托虹口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的“國家指南針基地”組織實施 “當AI遇上非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生實踐活動”項目,打造時代精神與歷史底蘊交相輝映的傳統文化教育新樣態。
展會現場,展示了“AI+非遺”的沉浸式教學場景以及課程成果。在這里,觀眾既能近距離觀摩非遺傳承的技藝演示,感受海派文化與傳統技藝的深厚底蘊;又能在教師的專業指導下,實現文化感知與數字創作能力的同步提升。
“雖然學生們的AI非遺創意作品還稍顯青澀稚嫩,但展現了技術與傳統交織迸發出的旺盛的生命力和深厚的家國情懷。”虹口區教育工作黨委書記、教育局局長孫磊表示,虹口青少年創新成果展參加世界人工智能領域高規格的展會,從一定程度上顯示了虹口區人工智能教育已經從學校“小課堂”走向社會“大課堂”。
展臺前吸引了諸多觀眾前來體驗。虹口教育供圖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