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呂源 梁慧欣 記者 歐金昌)近日,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大學食品藥品工程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一行10人,到廣西橫州市開展以“‘勞育’探茉莉之鄉非遺路,‘食安’筑橫州茶產新質橋”為主題的暑期實踐活動。實踐團的學生帶著專業所學深入茉莉花茶產業全鏈條,在文化傳承中汲取養分,在勞動實踐中錘煉本領。
實踐團首站走進橫州的“莉香”世界茉莉花茶非遺博物館,開啟百年茉莉文化之旅。在史料文獻中,在古樸制茶工具間,學生們深入了解橫州從發現茉莉花野生植株到成為“中國茉莉之鄉”的蛻變歷程,在傳統窨花工坊體驗篩花、窨花等技藝,感受“非遺”中的匠心精神。依托博物館場景,實踐團的學生搭建“非遺+電商”直播間,化身“茉莉花茶推薦官”,結合制茶故事推介茉莉花茶、香包等產品,單場直播吸引大量網友互動。
盛夏的田間,茉莉園暑氣蒸騰,實踐團的學生頭戴草帽加入搶收行列,大家彎腰掐下帶露水的花苞,體會花農“晨興理荒穢”的辛勞。收工后,學生轉戰交易市場,協助分揀、稱重、打包,感受“從田間到市場”的產業鏈條。
活動最后一站,實踐團來到北山堂新茶飲工作室,在制茶“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參與制茶:從養花篩花,再到窨花配比、堆燜吸香,用心感受傳統工藝的精妙。在茶藝師指導下,學生們學習茶葉品鑒,親手調制融合傳統與現代口感的新中式茶飲。通過與企業聯名制茶,成品茶的制出使實踐團成員收獲滿滿。
校企座談會上,實踐團與橫州當地企業圍繞“非遺年輕化”“新茶飲趨勢”深入交流,學生們結合專業知識,通過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向企業員工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食品質量檢測標準和農產品藥物殘留治理等知識,將知識轉化為守護“舌尖安全”的行動。
實踐團成員參與茉莉花茶推介電商直播。方媛琳 陳睿林 攝
學習茉莉花茶窨花技藝。方媛琳 陳睿林 攝
參與窨花制茶。方媛琳 陳睿林 攝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