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關注學校生活質量,構建六維觀察框架,基于歐盟二十六國學生數據的《歐洲的學校生活質量和學生成績》報告顯示——

學生幸福感正向影響學業成就

發布時間:2022-09-15 作者:李志濤 來源:中國教育報

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學生如何評價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歐洲教育經濟專家網絡(EENEE)向歐盟委員會提交的《歐洲的學校生活質量和學生成績》報告提出了一個分析框架,用于衡量歐洲學生對其學校生活質量的主觀感受。該框架基于學校生活質量的社會學視角,利用現有概念和測量工具,構建了衡量學校生活質量的多維結構,并且使用參加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2018)的189468名歐盟學生與學校相關的幸福感數據,測算了歐盟26個國家15歲學生在各個維度對學校生活質量的評分,分析了學校生活質量與學生學業成績的相關性,并提出了政策建議。

歐洲學校生活質量的六個維度

報告認為,學校生活質量(Quality of School Life,QSL)是一個多維結構,反映了學生的幸福感和對學校生活的滿意度,由學校相關因素和學生參與學校生活而獲得的經驗決定。研究表明,學校生活質量在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業成就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歐洲學校生活質量分析框架涉及學生對于學校為他們未來接受教育和就業提供潛在機會的感受、學生在學習中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對從教師那里獲得學術和社會情感支持的感受、關于學校合作學習氛圍的感受、在學校的安全感以及對學校的整體歸屬感等方面,可概括為機會、成就、教師、歸屬感、合作、安全六個維度。基于以上六個維度,歐洲教育經濟專家網絡從國際學生評估項目學生問卷中選擇了29個與之相關的項目,構建了歐洲學校生活質量的六維結構(如下表)。

歐盟26國學生對學校生活質量的評價

報告利用歐盟26個國家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2018)數據,計算了每個國家學校生活質量六個維度的分數(1—4),分數越高表明學生對學校生活質量的體驗有越積極的看法。結果顯示,在機會維度,70%—90%的學生認為,學校與他們未來生活的相關性很高;在成就維度,55%—80%的學生認為自己應對學校任務的能力很強,并對此感到高度滿意和自豪;在教師維度,只有30%—50%的學生表現出對師生關系的積極評價,捷克、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亞等國的比例更低;在歸屬感維度,50%—78%的學生認為自己與學校有密切聯系且被學校接納,并感覺自己是學校社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合作維度,各國得分總體較低(2.4—2.9之間),在一些國家如保加利亞、法國、捷克、意大利、斯洛伐克等,學生對學校合作學習精神的消極評價比積極評價更多;在安全維度,各國學生普遍認為學校的安全性(較少受到欺凌等)相當高,分數為3.4—3.8。

學校生活質量與學生學業成績呈現正相關

研究發現,學校生活質量對15歲歐盟學生的學業成績有顯著影響。如果學生有更積極的被接受和喜歡的感覺,體驗到更多支持、理解和鼓勵,接觸到更具有合作氛圍的學習環境,發現學校與他們未來的教育和職業更相關,在課堂上感到安全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學業,則無論其性別和家庭情況如何,都會有更高的學業成就。盡管國家及學校間的文化差異使學校生活質量六個維度的影響呈現不同模式,但在大多數歐盟國家,提高學生對安全、成就和教師支持的感受,最有可能提高學生的整體學業成績。

提高學校生活質量應作為教育政策的一部分

鑒于學校生活質量對學業成績的正向影響,報告提出,有必要將提高學校生活質量作為歐洲國家和歐盟層面教育政策的一部分。學校生活質量分析框架為政府的政策干預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通過增強學校生活質量的不同方面,可以為整個歐洲學校教育的有效性和效率帶來持久的改善。實施各種干預措施,特別是建立學生對學校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提供支持性和激勵性學習環境以促進討論和合作學習、賦權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行為的調節、增強他們的主人翁意識、提供支持機制以提高學生在學校應對挑戰的能力和自信心、減少學校的欺凌和暴力等,可能對學生的留校率和教育成就產生巨大的附加值。以改善學校生活質量為重點的國家政策,需輔之以全面的學校戰略和結構化的措施,并通過收集可靠的信息來支持改進。

對提高歐洲學校生活質量指出政策建議

數據表明,歐洲學生對學校生活質量的整體滿意度較高。然而在一些國家,在與人際互動相關的兩個維度,即教師和合作方面,存在大量負面的主觀評價,需要采取干預措施。報告提出了相關建議,包括在學校推動合作學習的教學實踐,通過共享活動促進學生的交流和互動,發展關鍵的社交和情感技能;采用不同的形成性評估策略,提升師生互動的質量,增強學生的成就感;鼓勵學生參與合作開展的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歸屬感,幫助學生發展更好的人際關系;支持并鼓勵學生參與學校的決策過程,消除學生的疏離感,增強學生與學校的關聯感,改善師生關系;為教師提供必要的職前和在職培訓,提高教師在課堂管理、教學、鼓勵學生參與、成功實施包容性和參與式教育實踐等方面的能力;等等。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國教育報》2022年09月15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午夜鲁丝片|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专区 | 国产亚洲精品资在线|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 | 青青热久久国产久精品| 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婷婷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大全|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jk制服| 久久6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伊一|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第一页| 亚洲一二成人精品区|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视频| 国产精品原创巨作?v网站| 欧美成人aaa片一区国产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红樱桃| 蜜臀91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91麻豆精品国产| 久这里只精品99re66|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3d动漫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亚洲av专区无码观看精品天堂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手机|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蓝导航 | 久久久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91手机看片国产福利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毛片真精品| 亚洲色在线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八区精品色欲人妻综合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 四虎成人精品永久免费AV| 日韩AV毛片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日韩av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