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翠綠的樹葉和掛滿枝頭的果實,心里就像高溫天氣里喝了冰水,舒心。”近日,老湯有感而發,在微信朋友圈寫下這樣的文字。
老湯叫湯長琪,今年59歲,是距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9公里遠的陜西省楊凌五泉鎮湯家村人。2012年,他回到家鄉,打算在農業上做點事。經人介紹,老湯跑到眉縣橫渠鎮西寨村的西農獼猴桃試驗示范站考察。在劉占德、姚春潮、龍周俠等專家的推薦下,老湯選定了兩個品種,一個叫金龍二號(審定后命名農大金獼),一個叫臍紅。
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們的指導下,2014年,共13畝獼猴桃在老湯的農場生根發芽了。2016年秋,新品種初次產果4000多斤。新品種果園在老湯的嚴格管理下,產量逐年提高。
正當老湯憧憬未來時,2018年,一場變故卻突然發生。“樹干上、樹枝上流出白色的膿汁,進而變成暗紅色,越流越多,有些樹幾乎整個身子都成了紅色。”老湯說,這些流膿的獼猴桃樹到了春季,要么不發芽,要么發了芽很快就干死了。
面對病害,老湯嘗試了各種各樣的辦法,但沒有一個管用。“心情就像坐過山車,一次又一次從希望跌落到失望。”從2018年到2020年,3年間,農場因病死去的獼猴桃樹有200多棵。
2020年8月的一天,老湯刷手機時忽然看到一篇名為《黃麗麗教授團隊攻克獼猴桃潰瘍病防控難題》的文章,看完后,他直奔西農。在辦公室里,黃麗麗教授給老湯講解了潰瘍病的產生原因與防治技術,還留了電話,說隨后帶人到果園里現場教他怎么做。
老湯半信半疑地離開了學校,沒想到一個多月后,黃麗麗教授真的來了,不僅帶著藥劑和工具,還帶了兩位教師和兩名研究生。在果園里,黃麗麗教授一邊用刷子給病樹枝干上涂抹藥劑,一邊給老湯講解示范:“抓重點,先保樹。一主二蔓,多刷幾遍。”
當年冬季和第二年春季,異香園農場的果園里潰瘍病迅速減輕,老湯喜出望外。在隨后的兩年里,黃麗麗教授和團隊成員多次走進老湯的果園,檢查指導病害防控。
“我真心服了。”老湯按照黃麗麗教授所講的技術要點,抓住“開花前和開花后,采果后和落葉前”的關鍵節點,科學噴施藥劑預防主干大枝潰瘍病,變被動防為主動治,頑固的獼猴桃潰瘍病終于被控制住了。
隨著果園的產量逐漸增加,老湯信心重拾,開始積極應用和宣傳西農的科技成果:附近村子的獼猴桃種植戶被他約到園子里觀摩學習;水建學院朱德蘭教授團隊研發的太陽能智能灌溉系統被引進到他的大棚里,保產增產的同時極大降低了灌溉成本;西農認證中心的有機栽培標準在異香園落地實施,他的獼猴桃擁有了有機認證證書;20萬芽的良種穗條銷往省內以及貴州黔西、浙江臺州等地,“兩前兩后”的潰瘍病防控新技術隨之推廣。
9月7日下午,老湯驅車來到西農,給黃麗麗教授贈送了一面寫著“果樹神醫,德被鄉親”的錦旗,給學校贈送一面錦旗,上書“科技創新農民實惠,農林科大惠澤桑梓”。
“黃老師帶領團隊解決了獼猴桃潰瘍病的世界難題,她是我果園的救星,更是廣大種植戶的救星!”老湯扶了扶近視鏡,慢悠悠地解釋兩面錦旗所要表達的意思:“黃老師用行動幫助果農,我們發自內心地尊敬她。西農的專家教授們搞研究,破難題,農民們從中得實惠,我們楊凌人更是近水樓臺先得月。”
農場大門外東側矗立著湯家村一面巨大的宣傳板,上面的一行紅字格外醒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打造鄉村振興楊凌樣板。
老湯從宣傳板下走過,步履輕快。
《中國教育報》2022年09月23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