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下轄26所初中、42所小學,既有城區學校,也有鄉鎮小學,教學教研難度偏大。為了保證城鄉教學質量均衡優質,區教育局以“高質量的教研帶動高質量的教學”為主要思路,全力打造教研“鐵軍”團隊,促進全區教學質量更加綠色、更加優質。樊城區中小學教研室現有中小學教研員15名,大部分學科為專職教研員。為了將這支精干的區域教研團隊打造成一支最能吃苦、最能奉獻、最能戰斗、最講團結的教研“鐵軍”,樊城區教育局一直傾盡全力全方位打磨這支教研隊伍,有力地保證了樊城區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
深度下沉成為授導者,當好教學發展“領航人”
“無學習不成長”。樊城區教育局建立了教研員全員培訓制度,每位教研員每年必須接受不少于72課時的培訓。根據教育教學改革需要,設立若干重點研究項目,以任務驅動式學習為主要形式組織所有教研員開展課題研究,組織教研員參與了“區域課堂教學改革創新與實踐研究”等多項國家級、省級、市級課題研究,有力提高了教研員們的教研能力和教學指導水平。 同時,區教育局要求所有教研員必須深入學校、深入備課組,扎根課堂,同上一節課,共研一課題,在教學一線沉浸式地開展教研工作,并努力把新思想、新理念貫穿落實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從而不斷地提升教學水平,形成自己獨特的研訓風格。樊城區一直有個好傳統,就是讓教研員到學校掛職任課,充分了解學情,充分和一線教師深度交流,做到理論結合實踐。如中學語文教研員在掛職代課過程中,將語文“一年中考,三年備考”的思想落實到每位語文教師,指導他們從七年級開始就要針對中考特點,開展語文學科的分類備考,避免到了九年級過于集中,加重學生負擔且沒有實效。正是在這種研修思想的指導下,使得樊城區各科中考成績多年來一直保持名列全市前茅的水平。
深度參與成為指導者,當好名師團隊“腳手架”
研訓一體是教研室工作的一條基本原則。為此,樊城區搭建名師送教活動平臺,教研員指導各級名師在送教的過程中不斷磨煉提升,最終促進自己專業化發展,引領其他教師成長,讓送教活動成為普通教師、名師和教研員共同成長的平臺。
搭建“三名工作室”(名師、名校長、名班主任)活動平臺。學科教研員擔任各級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或顧問,利用工作室的平臺積極傳播自己的教育理念,親自上示范課,指導開展一系列的“好研修”“真研修”“有效研修”活動,促進區域所有教師的專業成長。
搭建校本研修活動平臺。教研員積極參與校本研訓,在研訓中和學校教師一起突破思維定式,構建校本課程。如在觀課議課課例研究活動中,分別采用“一人同課多輪法”等方式,將一個問題研究深研究透,在帶動學校教科研水平上臺階的同時,也使教研員自己的專業水平實現質的飛躍。
正是在教研員這支“鐵軍”的指導下,使樊城區在教師培養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先后培養了省特級教師10人、隆中名師52人、樊城名師312人、襄陽市教壇新秀12人、樊城區教壇新秀38人。
深化改革成為創新者,當好教師發展“好戰友”
樊城區教研人員加強對課程、教學、作業和考試評價等育人關鍵環節的研究。如面向全區中小學教師開展“我最滿意的教學小妙招”征集評選活動,全區共征集1105項各類小妙招,充分彰顯了全區廣大教師的智慧思想和創新教法,全區各校相互學習、相互借鑒。
令人欣慰的是,因為樊城區堅持三年的學習力培養與提升實踐研究工作,使得全區學生即便在突發疫情面前,自主學習能力也得到充分顯現,全區中小學教學質量一直穩定在全市前列。
(作者系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
《中國教育報》2022年10月01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