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新時代為培養造就大師創造廣闊空間

—— 訪黨的二十大代表、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邱勇

發布時間:2022-10-20 作者:本報記者 儲召生 來源:中國教育報

【代表專訪】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而早在去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清華時就曾提出,“中國教育是能夠培養出大師來的,我們要有這個自信”。如何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二十大報告的要求?本報記者對黨的二十大代表、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邱勇進行了專訪。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去年考察清華時首次提出“中國教育是能夠培養出大師來的,我們要有這個自信”,之后在兩院院士大會、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等講話中也多次提及。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提出“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您怎么理解這一要求?

邱勇: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與此同時,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推進,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加速滲透融合。科技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磅礴力量,誰建立了科技創新和人才資源的比較優勢,誰就把握住了新一輪國際競爭的先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也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大師之大體現在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學術造詣上,也體現在影響人類心靈的高潔品行上。戰略科學家具有跨學科知識素養、戰略眼光,能引領學科持續發展。領軍人才具有一流的科研水平、突出的管理能力,是完成重大科研攻關、建設重大創新平臺的骨干力量。必須把培養造就大師、戰略科學家和一流領軍人才作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來抓,從而為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撐。

記者:您認為今天的中國教育“能夠培養出大師”的自信,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邱勇: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我國教育事業特別是高等教育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為培養出大師奠定了堅實基礎。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給了我們培養出大師最大的底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我們要努力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深化綜合改革、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過程中把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轉化為人才培養自信和教育自信。

繁榮昌盛的中國為大師的產生提供了良好發展機遇,為優秀人才成長為大師創造了廣闊的空間。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經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號召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負起歷史責任,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堅持全方位培養用好人才、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進政策,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環境,讓有真才實學的人才有用武之地。

大師云集、大師風范傳承的校園為培養新的大師提供了最好的土壤。“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大師是一所大學的靈魂所在,好大學一定擁有大師,一定會讓大師風范在校園永駐、代代傳承。深入傳承弘揚一代代大師的思想學問、氣度風范、精神品格,讓我們更加堅定了教育自信、堅定成就未來大師的自信。

記者: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清華這些年在集聚優秀人才方面做了哪些探索,主要解決了哪些問題?

邱勇:2011年,清華大學將人才強校戰略確立為學校新百年發展的核心戰略,明確了“尊重人才、激勵人才、服務人才、用好人才”的人才工作指導思想,全面激發人才活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比如,突破人事制度改革瓶頸,建立教師分系列管理制度和準聘長聘制度,著力解決青年人才成長問題,實行所有助理教授、副教授與教授一樣可以獨立指導博士生的制度,大幅提高科研啟動經費,支持他們挑大梁、當主角,組建團隊、申請國家重點課題。完善教師隊伍評價體系,引導教師把服務國家作為最高追求,深入推進有組織科研,支持廣大教師“做第一等的學術”、做有長遠意義的研究。堅持黨管人才,實行政治標準和學術標準并重,引導廣大教師始終同黨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記者:清華這些年在培養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方面做了哪些探索?

邱勇:清華大學將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確立為教育理念,形成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學的底色、一流碩士生教育體現一流大學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一流博士生教育體現一流大學人才培養的高度等一系列新認識。

堅持教書育人是教師的第一學術責任、教學也是學術。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給予潛心育人的教師崇高榮譽,引導教師始終站在教書育人第一線,成長為新時代的“大先生”。

充分發揮培養基礎研究人才主力軍作用。完善通專融合的本科教育體系,成立實體書院,落實“強基計劃”和“數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激勵最優秀學生投身基礎學科研究。

推進“讓學術更學術、讓專業更專業”的研究生分類培養。秉持科教融合理念,把學科交叉融合等優勢轉化為人才培養優勢,引導學生熱愛學術、追求真理,把奉獻國家民族作為畢生的追求。在全國高校率先完成研究生學位評定標準改革,激勵博士生勇闖“無人區”、做“第一等的題目”。

推進學生評價改革,完善以促進全面發展為目標的評價制度,優化獎勵榮譽體系結構,突出以德為先、分類激勵的評價導向和立德樹人、“三位一體”的育人理念。

將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弘揚“無體育,不清華”精神,提高體育課程育人成效;營造“有美育,更清華”的育人環境,建設高質量美育體系;大力加強馬克思主義勞動觀教育,促進形成“愛勞動,最清華”的校園氛圍。

培養人才是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的大計,也是大學對國家最根本、最重要的貢獻。清華大學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弘揚又紅又專、全面發展的培養特色,扎實走好人才自主培養之路,確保黨的事業后繼有人。

《中國教育報》2022年10月20日第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蜜桃| 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国产精品臀控福利在线观看|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激情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91麻豆精品视频| 苍井空亚洲精品AA片在线播放 | 2020年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站| 六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入口在线|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91视频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久|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av| 亚洲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凹凸国产熟女精品视频app| 久久亚洲精品11p| 91手机看片国产福利精品|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 亚洲精品和日本精品| 精品72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天天影视|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猎奇|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精品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 麻豆精品在线播放|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日本精品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久久久久久|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757| 日韩精品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