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廣州市天河區龍口西小學:

智慧閱讀拓展成長空間

發布時間:2022-11-04 作者:姚燕渙 來源:中國教育報

2014年以來,“全民閱讀”連續九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中國’”。十多年來,廣州市天河區龍口西小學堅持以“激發生命內在的成長力量,引導孩子走向自主和卓越”為價值追求,明確以“海量閱讀與豐厚人文底蘊”作為學校發展規劃實施的重要抓手,以智慧閱讀為基點,因地制宜打造智慧閱讀空間,優化學校閱讀資源布局,構建“海量深閱讀”課程等路徑,創建多維立體的閱讀空間,努力讓閱讀成為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呈現閱讀教育新樣態。

線下與線上互補,構建智慧閱讀空間

傳統意義上的閱讀空間是具有一定場地規模和圖書資源,供讀者讀書、休閑和娛樂的場所。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閱讀空間的內涵逐漸外延,不僅包括線下物理空間,還涵蓋線上教育的虛擬空間,如主題閱讀平臺、校園閱讀應用軟件、微信平臺等。智慧閱讀空間不僅具有及時、方便、快捷等特點,還能實現閱讀資源數字化、閱讀資源呈現形式多樣化,同時使閱讀空間的服務模式更加人性化、智能化。

近年來,學校以智慧閱讀為支點,依據各個分校區的校園環境,打造由圖書館、班級智能書柜、樓道自助借閱書柜構成的先進、便捷的圖書智能管理終端。智能書柜與自助借閱書柜分布于校園的各個角落,極大地提高了師生借閱圖書的積極性。開放自助借閱以來,每個月校園的圖書借閱量多達8000冊次,真正做到讓好書隨手可得。

全天候開放、自助借閱的模式,使得智能化的圖書管理得以實現。每班的借閱總冊數、生均借閱冊數等數據通過智能數據分析一目了然。這些數據便于教師針對學生不同的閱讀情況及時為學生推送高質量的閱讀資源,給予個性化指導,從而提升學校圖書的流轉率。

由實地的物理空間和線上的虛擬空間構成的多維立體閱讀空間,使學生的閱讀活動從傳統的“紙上閱讀”升級為立體的“視通萬里”。

智慧閱讀空間不僅能最大限度地整合閱讀資源,還能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提供空間優勢,從而順利開展主題性、任務性的閱讀活動,如分享漢字故事、交流名著閱讀的思考體會等。智慧閱讀空間打通了書籍之間的“連接”,讓學生實現知識的觸類旁通、由點及面、串珠成鏈。

顯性與隱性課程融合,優化閱讀資源建設

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必須依托符合學生成長規律的閱讀課程。脫離閱讀課程談閱讀,便只是“空中樓閣”。為此,學校采用多種策略加強隱性閱讀課程和顯性閱讀課程建設,整體構建以學生為本位、以素養為核心的閱讀課程。

首先,依托小學語文統編教材,通過閱讀關聯,相機補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嶺南優秀文化等教育資源,系統設計以國家語文課程為主導、統領課內外閱讀內容的閱讀主干課程。主干課程包括“我與成長”“我與祖國”“我與世界”三大課程模塊。“我與成長”引導學生培養友愛尚美、品格自律、珍愛生命的價值觀,其中包括“故事天地”“成長印記”兩個課程群,其下包含童話故事、美好品質、多彩童年等23個主題單元;“我與祖國”圍繞國家認同、民族精神、文化自信,分為“祖國山河”和“民族文化”兩個課程群,其下包含祖國山河、鄉村生活、名勝古跡等15個主題單元;“我與世界”圍繞責任擔當、熱愛自然、崇尚科學的價值觀,設計了“神奇的自然”和“科學的翅膀”兩個課程群,其下包含四季的腳步、奇妙的動物世界、插上科學的翅膀等15個主題單元。三大模塊、六大課程群、53個主題單元,將課堂學習與課外閱讀、生活經驗結合在一起,實現提升學生閱讀素養的目的。

其次,隨著閱讀空間的逐步建設和完善,學校的隱性文化也逐漸迸發生機。“愛閱讀、樂閱讀”的校園文化能有效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這便是隱性的閱讀課程建設。學校通過打造“書香班級”“書香教師”“書香學生”,讓學生感受閱讀帶來的榮譽感;建設智慧型圖書館,提供便利的閱讀環境;設置閱讀文化專欄、讀書長廊,打造詩意的閱讀空間。

動態與靜態協調,創生閱讀教育新范式

龍口西小學在智慧閱讀教育實踐中將閱讀作為跨學科的教學內容融入所有課程中,做到“科科有閱讀,時時要閱讀”,在完善學生學習體系的同時提升學生的綜合閱讀素養。

閱讀是獲取知識、增長智慧的重要方式,是傳承文明、提升素養的重要途徑。通過智慧閱讀空間,學生習得的不僅是靜態的知識文化,更是結合自身生活經驗積極參與閱讀實踐,把靜態的知識文化轉化成動態的學習實踐活動,從而在閱讀實踐中培育閱讀素養。因此,教師要引領學生積極開展閱讀實踐活動,從發現問題走向解決問題,從個體學習走向合作探究,從思考走向表達,從廣泛閱讀走向深度閱讀,從知識學習走向價值體認,最終形成素養。如教師指導三年級學生開展“中華傳統文化”系列專題閱讀探究活動,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閱讀,比如中國古詩詞、神話傳說、建筑文化、民間藝術、民俗文化等,并把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思考與發現通過研究報告的形式進行展示與匯報,以閱讀探究收獲成長。

(作者單位系廣州市天河區龍口西小學)

《中國教育報》2022年11月04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乳精品爆| 久久这里只精品99re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日本亚洲777| 亚洲美女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狼 | 999精品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va精品免费观看|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欧洲精品色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 99re这里有免费视频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只有精品66|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不卡在线 | 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国产精品无套内射迪丽热巴|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99| 99久久综合精品免费| 久久成人精品视频| 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下载天堂国产AV成人无码精品网站|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18|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 久热这里只精品99国产6_99| 香蕉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第一页|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免费| 日韩精品中文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久| 97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 日韩精品免费一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