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午餐時間,福建省晉江市龍僑中學學生林子凡拿著餐盤排隊,打上心心念念的鹵豬蹄,找了個位置坐下吃飯。食堂干凈整潔,學生們正大口吃著美味的營養午餐,陪餐區的教師施榮貴也津津有味地啃著豬蹄……這是相隔數百里,位于福州市的福建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大屏幕上播放的實時畫面。
為加強監管,確保營養改善計劃“每一分錢都吃進學生肚子里”“讓學生吃得放心”,福建省按照“政府主導、試點先行、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的原則,在全國率先建設“福建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監管平臺”,以“智慧校園建設”為抓手,確保食品和資金雙安全。
“該平臺于2021年6月建成,同年9月上線使用,目前已有90個縣(區)1464所學校使用,覆蓋率達97%。借助互聯網、大數據、信息溯源等技術,通過食譜預告、采買登記、用餐快報、陪餐監管、留樣監管五大功能模塊,我們得以實現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資金精細管理和食品安全管理,提升基層工作規范化水平,健全管理體制機制。”福建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負責人介紹,省、市、縣可通過平臺實施分級監管,教育部門、學校、家長在手機端可進行遠程監控,實現了三級協同智能化監管。
“我看了食譜公示,這周有烤鴨、土豆燜雞、菜脯蒸肉餅,都是我愛吃的。”在惠安縣巖峰中學,學生林瑞希興高采烈地向記者介紹著自己喜歡的食物。
該校食堂根據營養專家的建議,制定了符合學生成長需求和口味愛好的食譜,按規范做好食譜公示、陪餐等工作,讓學生每天都能吃上營養可口的飯菜。
針對農村學生發育特點和營養需求,以及當地的飲食習慣與食材特點,監管平臺的專業營養師會在線為各地各校制定科學合理的營養食譜,供學校參考選用。而且,經由實時采集的各項營養監測指標數據,結合營養餐食譜和不同學校學生體檢數據,該平臺還能對學生營養改善情況及存在問題進行數據分析,為食堂管理、食譜優化等提供科學依據。
“通過對接福建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監管信息平臺,我們建立了‘一品一碼’全過程追溯體系,為監管部門提供數據支持,為配送單位提供數據服務,為家長、學生提供信息查詢。對進入監管平臺的資料、單據及憑證,我們也實行‘日清月結,精準管理’,對資金來源、支出標準、結算結轉實施常態化監管,通過信息溯源規避套取冒領資金行為,確保資金使用安全規范、透明有效。”該平臺相關負責人表示。
“建立監管平臺的出發點就是要讓孩子們吃得健康、吃得有營養、吃得放心。福建每年有約25萬名農村學生受益于營養改善計劃,為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的保障。”福建省學生營養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就大宗采購比價和集中配送等方面展開積極探索,進一步完善高效、健康、安全的餐食管理體系。”
《中國教育報》2022年11月09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