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活用《指南》 看見兒童

——以“種子成長記”為例

發布時間:2022-11-27 作者:王彬 來源:中國教育報

在幼兒園教育教學實踐中,課程活動主要由成人預設而無法滿足幼兒多維發展和個性化成長需求,這是很多幼兒園的通病。江西省吉安市保育院找出癥結點,直面“不變的課程已然不適用于變化的生活和兒童”這一問題,以幼兒園現實的環境和條件為背景,基于幼兒視角,從幼兒的興趣出發,引導幼兒自主探索,挖掘幼兒身邊的課程資源,構建生活化園本課程。

在不斷嘗試和探索中,我們逐漸形成了活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三個步驟,即在主題產生前進行價值判斷,在主題實施過程中搭建學習支架,在主題實施后梳理核心經驗,從而推進園本課程深入開展。以小(5)班班本化活動“種子成長記”為例,我們是這樣實施的。

第一步:主題產生前,依托《指南》進行價值判斷

春天到了,小(5)班的孩子們在保育院的種植園、野戰區發現了許多春天的“秘密”。當教師問幼兒“保育院的春天是怎樣的?你有什么發現?”時,幼兒有不同的回應:紅菜薹開花了,很香。地上有小種子,種子從哪里來?種子外面有殼,是圓圓的,剝開來是小小的。這些種子要怎么長大?太陽很暖和,我想去春游……

教師對談話內容進行初步記錄,發現幼兒的興趣點很多。教師按照“是否為師幼共有經驗”“多數幼兒是否好奇”“是否符合幼兒發展需求”“時間是否充裕”“是否便于幼兒反復觀察”的“五問”識別方式,對主題選點進行初判和發現。依據這五問,我們發現,班級教師對種子的經驗儲備較為豐富,個別幼兒也對種子有粗淺的經驗;班上幼兒每天都會去撿拾種子分享給同伴,對種子充滿了好奇;幼兒在觀察種子的過程中,可以了解其外形特征、生長過程等,關注種子與人們生活的關系;保育院內的種子數量多、種類豐富,較長的時間段中,各類種子紛紛掉落,便于反復觀察,能夠保證幼兒在保育院內充分地、持續地進行探究。因而,教師和幼兒共同將“種子”列為班級接下來要探究的“首要選點”。

第二步:主題實施中,借助《指南》搭建學習支架

對應《指南》中3—4歲兒童科學領域的“科學探究”目標,教師認為小(5)班的幼兒正處于“親近自然,喜歡探究”的階段,總有三三兩兩的孩子在走廊上、野戰區里,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同時伴隨著好奇:“這個是不是小芒果啊?”“這個藍色的種子好漂亮,好像寶石!”“這是什么種子?”這些行為與《指南》所述一致,小(5)班的幼兒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總是刨根問底,探索中有所發現時感到興奮和滿足。此外,“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也顯露出來了,幼兒對感興趣的事物能仔細觀察,發現其明顯特征。

班級教師對照幼兒春天里與種子互動的行為表現,結合《指南》,梳理出幼兒的已有經驗——1.喜歡撿種子,愛與同伴、教師分享自己的發現。2.多數幼兒知道保育院內掉落下來的小東西是種子,但不知道其名稱。3.個別幼兒對種子的形狀、特征等有粗淺的認識。教師進而分析出幼兒的能力水平——1.親近自然,對種子能仔細觀察,用多種感官探索種子,發現其明顯特征。2.知道春天是播種的季節,認識源于間接經驗。3.好奇好問好探究,樂于參與活動,愿意親身體驗,在探究中認識種子。

有了《指南》這一學習支架,教師進一步討論了小(5)班班本化課程選點“種子”的教育價值,挖掘出可能蘊含的課程生長點,整理出幼兒在項目探索活動中需解決的“辨別出保育院及生活中常見的種子名稱”“了解一些常見種子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種子發芽的生長變化及發芽的基本條件”“掌握基本的種植經驗”及“初步了解和體會種子和人們生活的關系”等核心問題,從現有的課程資源入手,提供支持策略,推進幼兒深度學習。

這些支持策略包括:提供寬松的心理環境及足夠的時間,以信息技術等手段支持幼兒持續探索,分享自己的發現。以集體活動豐富幼兒對種子的認知。如:科學領域“各種各樣的種子”、語言領域“種子嘟嘟的夢想”等。給予機會,在班上種豆子,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豆子發芽的過程,啟發幼兒以自己的方式大膽表現出來(如衍生出來的區域活動、戶外游戲等)。充分發揮家長力量,帶不同種類的種子、一起種豆子、炒豆芽等,保持對種子的持久興趣,體會種子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第三步:主題實施后,運用《指南》把握核心經驗

在項目推進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在前段時間的學習中,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可以用怎樣的方式呈現出來分享給大家”等問題引導幼兒用圖示、表征等梳理分享經驗。教師關注《指南》中不同領域的核心經驗,從中發現,小(5)班幼兒通過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獲得了許多有益的經驗。

科學領域——在持續探究中仔細觀察與思考,認識了保育院不同類型種子的名稱和外形特征,觀察力得到了提高;在尋找水果種子的過程中,知道了種子會藏在果實里,并能將果實與種子相匹配;了解了種子發芽的過程,知道了發芽需要的自然條件。

語言領域——能耐心傾聽種子的小秘密;愿意與同伴交流自己對種子的一次次新發現;能夠以完整的話語講述種子成長的條件和過程。

藝術領域——能用動作、形態等表現太陽、泥土、雨水等角色,以不同的動作呈現小種子的成長;在家人的幫助下以繪畫的方式記錄種子的生長過程;能以繪畫、泥工等方式來表現小種子的美。

社會領域——收獲了自信心,主動性更強了,更愿意與同伴合作和交流,共同關注、參與到種子的探究中。

健康領域——一些幼兒對種子的興趣提升,更愿意吃豆類食品了,不再挑食;大部分幼兒能發散思維,創編出好玩的戶外游戲“種子嘟嘟長大了”,鍛煉了身體平衡和協調能力。

由此,教師運用《指南》,關注到了當前幼兒的發展,并與幼兒共同討論,推進下一步的行動——種植,將已習得的經驗遷移到新活動中,為有效地運用這些知識實施新階段有意義的課程奠定扎實的基礎。當階段性項目活動結束后,教師將本班最后形成的成果進行全年段甚至全園性分享,組織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實現共同學習、資源共享,以教師的成長滋潤幼兒的成長,這也是園本課程的魅力所在。

通過這些年的實踐,教師借助三個步驟活用《指南》,更能從兒童的視角發現其關心、關注的事物,認識到“兒童是有能力的學習者”。幼兒也有了充足的機會接觸自然界和社會,在“解決真問題、獲取真經驗”的過程中感受學習之趣,逐步建構積累起包括情感、社會、自我意識等多方面的經驗。

(作者單位系江西省吉安市保育院)

《中國教育報》2022年11月27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99国产精品热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射精管理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系列|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浪潮| 国产精品1024香蕉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久久 | 久久精品视频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1|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 欧洲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 国产香蕉九九久久精品免费| 老色鬼在线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1区2区| 国产精品91av| 202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应用| 国产精品综合久成人| 久久精品成人影院|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 成品人和精品人的区别在哪里 | 国产成人vr精品a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国产精品污|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jk制服|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下载 |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奇米 | 国产精品久久午夜夜伦鲁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亚洲性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