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建立引領智慧教育潮流的評價體系

——智慧教育發展評價平行論壇觀察

發布時間:2023-02-15 作者:本報記者 黃璐璐 來源:中國教育報

■數字變革與教育未來 世界數字教育大會特別報道 2023年2月13日—14日·北京

10年后的學校是怎樣的樣態?教育會怎樣?我們學什么、在哪學、怎么教?

這些問題,既關乎未來,也照進現實。2月13日—14日,教育部與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舉辦的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在北京舉行,其間,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承辦的智慧教育發展評價論壇舉辦。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教育與技能司司長安德烈亞斯·施萊歇爾指出,21世紀的數字素養不是從預先設定好的信息中提取知識,而是能夠駕馭模糊性、管理復雜性,這是數字轉型的真正核心技能,“這需要通過技術幫助學生做好充分準備并積極參與社會生活”。

數字時代需要什么樣的教育?

在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祝智庭看來,數字化是人類的第二次進化,智慧社會可能很快就會到來。通過數字化轉型,我們會逐漸由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信息社會,進入到智慧社會。那么我們該如何理解數字化轉型?祝智庭拋出了問題。

祝智庭介紹,根據數字達爾文主義理論,進化是一種自然的過程,創新是人為的進化,轉型是兩者的混合。而教育數字化轉型是文化“轉基因”工程。他認為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價值是希望通過依托技術、數據、過程、戰略、文化從而破解教育的規模、質量和成本這三者之間的矛盾。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未來教育研究所副所長曹培杰頗有同感。從農業社會的私塾到工業社會的班級授課制、分科教學法,他認為未來社會的教育將迎來新樣態。“教育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智慧教育是數字時代的教育新形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主任張民選介紹,近幾年多個國家陸續出臺了系列教育數字化文件,特別是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爭先恐后地加快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進程,進行了多輪次戰略規劃布局,迭代前行是全球教育數字化轉型進程的顯著特點。

張民選提到了一個關鍵詞即迭代前行。在論壇的分享中,幾乎所有專家都直言,數字技術具有巨大的變革力量。

“我們需要通過構建技術融合的生態化學習環境,通過培植人機協同的數據智慧、教學智慧與文化智慧,本著‘精準、個性、優化、協同、思維、創造’的原則,讓教師能夠施展高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習者能夠獲得適宜的個性化學習服務和美好的發展體驗。”祝智庭表示。

數字化轉型與智慧教育什么關系?

“在教育領域應用技術呈現幾大趨勢:個性化、自我掌控進度的學習,混合學習模式和空間、跨學科的教學、終身學習的微認證,用于學習分析的人工智能,新的教學評估模式。”新加坡國立教育學院院長吳娟明介紹,數字技術目前已在新加坡國立教育學院各個教學環節中體現,特別是拓寬了教學法,實現了經驗性教學、多模式學習、探究式學習及教學的連通性。

北京師范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院長黃榮懷認為,智慧教育包括環境、模式和體制三層境界。第一層為智慧學習環境;第二層為新型教學模式,實現個性化學習和差異化教學;第三重境界為現代教育制度,包括知識生產力、人才培養系統。

“發展智慧教育需要著眼于教育生態的整體發展,實現‘慧’從師出,‘能’自環境、‘變’在形態。當前,教學已突破了學校教育提供的正式學習,而走向正式學習和非正式學習的融合。”黃榮懷指出,這兩類學習的主要區別在于:正式學習是學校控制教學目標和教學進度,而非正式學習則是學習者自己控制學習目標和學習進度。“當前教育逐步呈現出智能‘技術’+‘社會人’學生的新教育樣態。”

數字社會對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智慧教育正是應對未來勞動力需求變化的選擇。“智慧教育通過教育環境數字化、課程教學個性化、教育治理精準化,構建面向人人、適合人人、更加開放靈活的高質量教育體系。”曹培杰判斷,智慧教育將培養更具有價值信念、數字素養、創新能力、終身學習能力的時代新人。

智慧教育評價在教育轉型中承擔什么角色?

過去的教育創新,更多時候是基于理論和經驗來進行。未來的教育創新,更多時候會與技術密切相關。正如安德烈亞斯·施萊歇爾所說:“就人工智能與智慧教育的發展,全球學者基本達成一個共識:不是機器代替教師,而是人與機器如何和諧共處。我們需要從關注技術到關注教學,關注技術驅動的教學和學習的重新構想。”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教育監測報告》主編馬諾斯·安東尼斯介紹,《2023年全球教育監測報告》重點關注教育機會平等、教育質量、教育技術發展、教育系統管理帶來的挑戰及技術如何解決這些挑戰。他認為,我們在研究智慧教育的同時也要同步研究智慧教育評價,以評價引領智慧教育健康發展。

智慧教育監測有助于顯示數字技術教育應用所面臨的挑戰和發展趨勢,有利于實現教育可持續發展。黃榮懷指出,國家層面的智慧教育監測需要重視觀測點與數據源,前者是關于數據的輸入、產出與過程,后者是區域、學校與教師等層面的數據來源。

“數字化轉型需要在教育系統中實施全要素、全流程、全業務和全領域的數字化進程,并確保業務鏈互通、數據及信息鏈共享和各要素協同發展。”黃榮懷說。

本報北京2月14日電

《中國教育報》2023年02月15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日韩人妻高清精品专区| 国产精品狼人久久久久影院| 精品日产卡一卡二卡三入口|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久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免看国产|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精品一区高潮喷吹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视频你懂的|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非洲|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V福利动漫|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久久久精品人妻久久影视| 精品理论片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导航|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一| 91大神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午夜爽爽爽免费|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 四库影院永久在线精品| 日本精品VIDEOSSE×少妇| 99在线观看精品| 久久99热久久99精品|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精品第一| 国产色婷婷五月精品综合在线| 99热精品国产麻豆| 大伊香蕉在线精品不卡视频| 国产情侣大量精品视频| 久久久免费的精品| 国产麻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免费不卡| 久久精品视频一区| 午夜麻豆国产精品无码| 九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2021国产精品露脸在线| 国产免费无遮挡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