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師型”教師培養是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需要以新標準為指引,職業教育相關部門自覺貫徹與踐行。教育部發布的《關于做好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認定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雙師型”教師涵蓋教育教學和專業實踐兩個基本認定標準,為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培養指明了方向。因此,如何貫徹國家“雙師型”教師標準,開展“雙師型”教師培養與認定?筆者以為,為教師專業發展創造條件、搭建平臺的校本研修,同樣可以在“雙師型”教師培養上發揮所能,其以職業學校教學名師工作室和技能大師工作室“雙室”為載體,實現教育教學能力與專業實踐能力“雙環”遞進,能較好地推動“雙師型”教師校本化培養,使“雙師型”教師的標準要求落到實處,促進專業教師德技并修,進而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校本平臺:搭建“雙室”聯動式教師培養雙平臺
名師工作室是教師研修的重要平臺,其以教學名師為引領,通過示范輻射、專業引領、成長探索和教育研究,為骨干教師搭建交流的舞臺、成長的搖籃,實現“名師引領、團隊合作、共同提高、資源共享、均衡互補”,重在提升教師團隊的教育教學能力。技能大師工作室是職業學校區別于普通學校而特有的工作室形式,其主要功能是發揮高技能領軍人才在帶徒傳技、技能攻關、技藝傳承、技能推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面向產業、行業相關的技術技能人員開展培訓,提升其專業實踐能力。職業學校在校內開設教學名師工作室和技能大師工作室,可對教師教育教學能力與專業實踐能力的提升形成互補。
因此,搭建教學名師工作室與技能大師工作室“雙室”聯動式教師培養雙平臺,開展教學理論和專業應用聯動研修,實現教育教學能力與專業實踐能力“雙環”遞進,是職業學校培養“雙師型”教師的有效載體。首先,通過校內培育、校外引入,設立相應專業各級教學名師工作室,并依托校企共同體和行業、企業等,引入企業技能大師建立技能大師工作室。其次,做好頂層規劃設計,按照以點帶面、循序漸進的原則推進建設,明確“雙室雙環”聯動的具體建設任務,并基于此制定教師培養長效聯動機制。再其次,把校企合作育人與服務企業技術開發的目標落到實處,以“生產化”項目為載體,培養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與專業實踐應用能力。
項目載體:開發“雙環”融合化校本研修真內容
基于“雙室”平臺開展的校本研修活動中,“雙室”在梳理各自優勢特點基礎上,設計、開發教育教學環節和生產應用實踐環節的“雙環”融合化的真實研修內容,既能促進專業教師專業基礎知識及基本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又能促進其產業崗位技能水平與應用能力雙提升。要充分發揮教學名師工作室和技能大師工作室各自所長,將研修內容對應產業、企業及崗位要求,促成職業學校專業教師的校本研修與教學、實訓、生產、服務一體。
因此,“雙環”融合化研修內容的設計與開發,要對接區域產業實行產學融合。在教學名師和技能大師的引領下,開展“專業與產業、職業崗位對接,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的真實研修,借助校企合作平臺,在企業實際生產中甄選真實的生產項目,教學名師和技能大師組織工作室骨干力量,開展從生產項目到教學項目的提煉,進而融入專業教學,開展理實一體的課堂教學與實際應用,包括專業理論知識教學與技能實踐教學,由此形成“從生產到課堂,再到學生”的專業教師教育教學能力與生產實踐能力提升的研修過程。
研修方式:構建“研訓賽”一體化教師校本研修新模式
當前,各類教科研比賽和專業技能比賽是職業學校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路徑。通過以賽促教的方式,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專業水平和技術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升。職業學校專業教師借助“雙室”平臺,以所開發的“雙環”融合化的校本研修項目為載體,可將各類教科研比賽和專業技能比賽相結合,通過“研訓賽”一體的專業教師校本研修新模式,有效發揮名師工作室和技能大師工作室的特色優勢,實現以賽促研、資源共享、共研共進的教科研共同體建設,提升專業教師“雙師雙能”。
首先,在研修方式上,采取“研”修載體一體化。各類教科研比賽可充分借助“雙環”融合化的研修項目載體,注重理論與實踐一體、教學與應用一體、常規與比賽一體,形成“產學融合”“賽研融合”的專業典型教科研項目載體共享資源。其次,在訓練方式上,采取“訓”練方式一體化。將各類教科研比賽和技能比賽訓練與校本研修相結合,通過“一體化”集體備課或訓練,注重團隊參與、過程積累,形成“雙室”一體化備賽、備訓,促進團隊研修共進。再其次,在團隊發展上,采取“賽”項激勵一體化。“雙室雙環”研修借助一體化“研”修載體和“訓”練方式,將教師的常態研修項目和比賽項目相結合,豐富專業校本研修載體,實行賽項成績與團隊研修同步激勵,促進“雙師型”教師可持續、一體化發展。
(作者單位系浙江省瑞安市塘下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中國教育報》2023年03月28日第7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