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建筑的美育意蘊

發布時間:2023-04-06 作者:楊帆 來源:中國教育報

我們絕大部分時間都流轉在不同類型的建筑物中,如住宅、學校、商店、辦公樓、醫院等。作為一種凝固的、立體的語言,建筑成為了我們“日用而不知”的藝術與文化。它既承載著建筑者的巧思希冀,也引發人們對自身生存空間的審美思考,繼而構建出新的審美環境,深遠影響社會的公共審美。學校美育可以發掘建筑的審美意蘊,使建筑藝術成為重要的審美教育內容,提升學生審美素養,啟智潤心。

首先,建筑和其他藝術門類一樣,反映時代精神,觀照風土人文,回應社會現象,具有時代性和民族性。建筑的審美意蘊主要體現在其整體感受上,建筑美感要素包括形態美、比例美、色彩美、材料美、空間美及功能美等多個方面。建筑是一種美的表現,也是文化和歷史的傳承與象征,如民居建筑、歷史建筑、紅色建筑、生態建筑等,往往都有著深厚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例如,延安的大量紅色建筑,是中國共產黨人在戰時根據地極度困難的條件下智慧、意志、思想和情感等內在力量的物化形式,是扎根傳統鄉土建筑文化、中西方文化碰撞形成和發展的、飽含革命記憶的寶貴資源。

其次,城市景觀藝術是在歷史的發展中,由城市建筑文化積累而逐漸形成并不斷發展的一種藝術美,具有自然性和參與性。應用建筑形式美的原則,將無序的因素組織成變化有序、層次清晰、統一協調、重點突出的環境,使人在連續的空間中行進時,感受自然美、藝術美、意境美、精神價值美,激發人的情感,進而喚醒歷史文化記憶、深化審美體驗。

再其次,歷史文化名城是歷史文化與藝術價值很高的藝術品,是勤勞智慧的祖先留給我們的一筆巨大而寶貴的遺產。我國142座歷史文化名城中,多數有著悠久歷史,其建筑風格和各種偶然性的布置表現了不同時代的印跡,具有歷史性和地域性。如以南京、西安、北京為代表的一批古都型名城,以蘇州、杭州、紹興為代表的江南水鄉型城市,以大理、喀什、拉薩為代表的民族特色濃郁的名城,以井岡山、瑞金、遵義、延安為代表的有革命歷史特色的名城等。這些名城所具有的環境整體美、區域特色美、建筑藝術美,共通融合,充分展現名城在現代條件下所升華了的歷史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

美育是新時代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著力點,在立德樹人方面發揮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筑藝術因其蘊含的審美意蘊,用于學校美育可以發揮出意想不到的育人效果。

第一,從形式不同、風格各異的建筑中體悟人類的崇高之美、人與環境和諧共生的重要性。

事實上,我們一般要經過一代甚至幾代人,才能真正形成一個有高度文化特色、深富藝術魅力的人居建筑環境。這也就需要我們從人類已經創造的優美環境中找到共鳴,總結藝術法則,創新藝術思維,創作建筑精品,不斷豐富充實城鄉建筑環境建設的知識與智慧,以促進人與環境及建筑的和諧共存。這一過程,也是對學生進行建筑藝術教育的過程。通過建筑藝術教育,使學生逐步提高總體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理解人類生存之艱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美好,并將這份體悟遷移到當今城市發展上來,引導學生思考城市建設中可持續發展、生態環保等問題,從而激發他們對社會問題及現實挑戰的關注和思考。這有助于他們未來在各自的崗位上,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應有貢獻。

第二,建筑可以傳遞價值觀,并對人的精神世界有感化教育作用。

建筑藝術蘊含著豐富的美育資源,反映了歷史精神、社會關系和風土人文,應將其融于高校美育體系,以增強學生人文素養和審美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對歷史建筑藝術的審美教育,能夠提升民族文化內涵影響力,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認同感。紅色建筑則是傳播革命文化、進行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媒介,結合建筑的風格、功用講解革命故事和英雄人物,易于在學生心中產生共鳴和認同,激發他們樹立崇高理想,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第三,建筑因其可視性、常見性,運用建筑藝術進行美育,更易被學生接受,將建筑所寄寓的歷史、文化融入日常記憶,潛移默化中汲取建筑蘊含的真善美。

建筑藝術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它可居、可游、可觀、可感,是寶貴而生動的美育教科書。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建筑、欣賞建筑,發揮美對心靈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觀察,留意和感受身邊的建筑、家鄉的建筑,發現并品鑒建筑形態、色彩、材質、光影等方面的特點以及設計細節,提高對建筑的感知能力,并增強對家鄉文化的認同感;多閱讀,了解建筑的歷史背景和文化背景資料,理解它所代表的文化和價值;多觀展,接觸不同類型和風格的建筑,提高欣賞水平;多研學旅行,欣賞不同地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拓寬審美視野。這些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日常化地培養建筑藝術審美能力,也能引導人們更加熱愛生活、關注環境,從而推動城市與鄉村美好發展。

第四,重視校園環境的美育功能。

學校的環境對于學生的成長非常重要,因此,學校建設和管理,要體現美育功能。學校環境建設應體現品位高、功能強、特色明的要求,讓建筑質樸莊重,讓環境怡人身心,營造出具有藝術美感和教育氛圍的學習場所,使學生感受到母校的獨特之處,更加熱愛眷戀校園,以達到以美育人、以美養德、以美啟智的育人功能。

(作者單位系魯迅美術學院建筑藝術設計學院)

《中國教育報》2023年04月06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在线观看自拍少妇精品|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亚洲一区精品伊人久久伊人| 国产高清国内精品福利|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一区二区精品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riav | 欧美日韩精品乱国产| 久久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综合91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午夜剧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网站 | 国产亚洲精品观看91在线| 国产在线91区精品| 2021国产精品午夜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 少妇伦子伦精品无吗| 人妻偷人精品成人AV| 亚洲熟妇久久精品| 亚洲视频国产精品| 日本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金莲 | 国产精品无码av天天爽| 国产精品久久免费| 999国产精品999久久久久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99| 国产精品哟女在线观看| 日本五区在线不卡精品| 精品国产18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孩交videos精品乱子豆奶视频| 久久亚洲精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秦先生|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久久2021|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a不卡片精品免费观看| 精品久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