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面對ChatGPT學校教育的變與不變

發布時間:2023-04-12 作者:毛道生 來源:中國教育報

當下最火最熱的人工智能軟件非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莫屬了,短時間就有大量用戶注冊,以至于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2023年全國兩會的“部長通道”采訪活動中都談到ChatGPT。大家在驚訝和贊嘆之余,也紛紛表達了擔憂,尤其是它對教育領域的沖擊。在ChatGPT迅猛發展的今天,學校教育如何面對挑戰與變化?如何定位自己?又如何面向未來?

擁抱科技,教育的天然屬性

有教育人士將ChatGPT對教育的影響比喻為“把教育逼到了墻角”“冷兵器時代突然出現了核彈”“闖進房間里的大象”等,十分擔心ChatGPT會如同阿拉丁神燈、潘多拉魔盒等一樣帶來對教育的負面影響和可能風險,甚至擔心學校的消亡和教師的失業。科技與教育天然就是捆綁在一起而相互成就,須臾不可分。一方面,教育是科技再生產、創新發展、交流傳播、應用與傳承的重要渠道和依靠。另一方面,科技的發展會制約、沖擊和推動教育的發展與變革。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科教興國戰略,將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進行統籌安排和一體部署,這本身就很好地說明了科技與教育之間相互促進的關系。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教育要更加主動、更加緊密地擁抱科技,大力推進科技發展和科技人才的培育,解決“卡脖子”技術問題,以科技改變生活和促進發展,推進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早日實現。

面對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術的挑戰和沖擊,回避、恐慌和拒斥等“鴕鳥心態”行不行?肯定不行。事實上,ChatGPT的出現是必然且不可阻擋的,前期的圍棋超能AlphaGo、自動駕駛技術、AI繪畫、AlphaFold2蛋白質結構預測等人工智能技術就是ChatGPT的前奏,并且我們可以堅信ChatGPT還會不斷進化,還會有比ChatGPT更先進更炫彩的人工智能技術,甚至是創造式人工智能的出現,這是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ChatGPT雖然讓人耳目一新,但它還是缺少原創性能力,而人的創造性和超越性本質就決定了人永遠是機器的創造者和掌控者。當然,ChatGPT等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會倒逼人類更加重視創造性勞動的開發,更加注重技術倫理的提升,防止被機器和技術所異化與控制。因此,對ChatGPT既不要“反烏托邦”的恐慌,也不要“烏托邦”的天真,而要理性且積極地面對,擁抱它、適應它、調適它,從而為我所用。

立德樹人,教育的永恒主題

ChatGPT作為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就任何議題生成文本,有別于搜索引擎等分析式人工智能,被譽為“地表最強聊天機器人”。這就引發了教育人士的深深擔憂,既包括代寫論文、代做作業等學術不端行為,也包括思維鈍化、人格依賴、迷失自我、情感缺失等素養不逮的問題。“ChatGPT與未來教育”“ChatGPT與教育重塑”“ChatGPT的教育應用”“未來的教育者是誰”“誰來掌控ChatGPT”“學生最重要的素養是什么”等話題已成為當下及今后很長一段時間要回應的問題。ChatGPT等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對人才素質結構帶來諸多啟示和更高需求。唯有創新型人才方能發展、運用和掌控不斷創新發展的科技。人具有主觀能動性,人是科技的“主人”而非科技的“奴隸”,而要實現這一點就必須培養能理性駕馭和能動創造科技的創新型人才,特別是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

ChatGPT的出現再次引發教育人對“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等教育根本問題的再思考和再回答。現實需求和未來發展趨勢告訴我們,教育必須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站穩和堅守育人初心。教育要堅持人文主義的生命立場,聚焦核心素養的培育,促進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實現由“知識傳遞”的學科教學向“人的培育”的學科教育的范式轉變,大力發展素質教育,將人的潛能變為現實。雖然ChatGPT擁有超強的信息檢索能力、邏輯推理能力、自然語言能力以及文本生成能力,但其也有“能力邊界”,如原創性不足、難以真正理解或體驗情感等先天性短板。另外,教育對ChatGPT帶來的沖擊重視不夠或運用不當,會導致教育偏重知識教學而忽視育人根本,會導致學生過度依賴機器而缺少獨立思考以及情感和人格發育不健全。在人工智能時代,教育要高度關注技術倫理、隱私保護和數字鴻溝等問題,尤其要強化批判性思維能力、創新創造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道德責任感、情感理解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素養能力的培養。

變革創新,教育的自我迭代

創新是第一動力,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要增強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教育兼具保守性和超越性,教育是流變的,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只有創新的教育才能培養創新的人才,只有創新的人才才能掌控創新的科技。面向未來的教育必須向改革創新要動力,走創新驅動發展之路,向改革創新要紅利,提升教育的廣度和深度。在人腦智能和人工智能相互較勁和相互促進的今天,教育對象、教育內容、教育手段、教育技術等都不斷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但歸根結底教育要推動社會發展進步,要為未來培養人才,為學生未來生活做準備。為未來而教,為未知而學,已成為教育共識。

ChatGPT等人工智能的發展倒逼教育以改革創新來實現自我迭代升級,積極應變而不是抱怨、恐懼、躲避和無視。當前,在黨中央和國務院領導下,教育新體制的“四梁八柱”已搭建好,進入“全面施工”“內部裝修”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不僅深化辦學體制、管理體制、經費投入體制、考試招生及就業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而且深化學校內部管理制度、人事薪酬制度、教學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及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教育要變革,學校也要變革,封閉保守的辦學行為和教育教學就會出現井底之蛙、刻舟求劍、坐以待斃等笑話。教育內容上,更加注重核心素養培養。教育技術上,主動促進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教育策略上,高度關注情感溝通和價值引領。教育方法上,充分運用對話交流和體驗反思等方法。教育資源上,積極挖掘日常生活、社會交往、科技發展、時政熱點等的教育價值。教育評價上,更加關注德行修養、情緒情感、思維品質、交往能力等,真正做到“破五唯”,追求“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人工智能時代來了,它不會走,它還會更加智能。學校教育要在人工智能時代把握好“變”與“不變”,從容淡定而又自信主動地推進自我迭代和革命性重塑,從而培養好人工智能的“創造者”和“主人”,確保人類的持久生存、幸福生活與永續發展。

(作者系成都七中副校長、成都冠城實驗學校黨委書記)

《中國教育報》2023年04月12日第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永久| 国内精品51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一|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97视频热人人精品免费| 99在线热播精品免费99热| 久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yw| 亚洲国产主播精品极品网红|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7| 久久久久琪琪去精品色无码| 四虎国产精品永免费| 国内精品自在自线视频|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 www.99精品| 美利坚永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2021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四区|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 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高清日韩精品第一区| 国产AV国片精品| 97精品依人久久久大香线蕉97|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国产精品好看的国产精品|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线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涩涩涩视频网站|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 国产精品videossex国产高清|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国产|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首页 | 在线观看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伊人精品综合在合线|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99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