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放
與“考公熱”現象伴隨而生,在考公考編群體中出現了“巡考、進面”等專用語。巡考,指的是巡回各地參加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考試,通過多次考試增加“上岸”機會。進面,即“進入面試”,是指考生的初試成績達到了分數線,能夠進入面試。據媒體報道,為了增加“上岸”概率,有人半年報考26個崗位。
主持人語
你可曾擁有過一個深藏于心的信念?又可曾為了一個信念而孤注一擲、全力以赴?考公考編路,有苦也有甜,這恐怕是高考之后為數不多的為夢想而全力奮斗的日子。本期的三名同學,他們都對“巡考”有著自己的見解。讓我們一起聽一聽他們內心深處的聲音,也衷心祝愿所有考生享受這段眼里有光、心中有夢的日子。(黃玲 遼寧師范大學文學院新聞系主任)
青年說
盲目“巡考”不可取
近幾年,“巡考”大軍規模不斷壯大,有人報考了26個崗位,花了半年時間在大半個湖南“巡考”。“巡考”大軍為此付出了大量的時間、金錢,而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結果自然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巡考”大軍不減反增,背后的原因包括受一些傳統觀念影響,就業選擇相對窄化。很多家長希望孩子能夠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卻忽視孩子自身的興趣志向。再加上實踐性的緩沖地帶不足,很多大學生往往即將畢業時才臨時作出可能對未來事業、家庭、人生有著重大意義的抉擇。對不少人來說,考公考編是衡量現實后的保險選擇。但現實真的就如所想的那樣嗎?社會變化不斷加速,任何時候都需要面對變化的勇氣,不應將考公考編視為手中的“救命稻草”。
從外部環境來看,家長在孩子初期擇業時應幫助其厘清職業和人生規劃,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給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勵。教育系統內部和整個社會應形成共識,共同努力增加實踐教育機會。求職者自身也應該關注社會的發展趨勢,了解人才需求,樹立終身學習意識,找到適合自身的發展路徑。尤其是大學生在理論學習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與實踐結合,以所學回應社會需求。當然,網絡信息良莠不齊,要減少信息過載帶來的干擾,修煉堅持和專注的能力。
盲目而莽撞地加入“巡考大軍”不可取。人生的選擇有很多,要找到真正的熱愛并為之努力,放大格局,切勿一時管中窺豹,失去探索廣闊世界的機會。(郭書宇 東北師范大學傳媒科學學院[新聞學院]新聞與傳播專業2022級研究生)
《中國教育報》2023年04月18日第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