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浙江省寧波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發布了“2022年度寧波教育科研十大關鍵詞”候選名單,“啃讀挑戰推動教師專業閱讀”名列其中。2022年11月,寧波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和寧波市教育科研管理分會聯合舉行“基于‘啃讀挑戰+’推動區域教師專業閱讀的實踐研究”成果推廣會,該成果獲評“寧波市2021年度教育科研優秀成果推廣獎”特等獎。
“啃讀挑戰”旨在推動區域教師在專業閱讀實踐中培養閱讀毅力,有了研究力量的支持,越來越多的教師在專業閱讀中加快成長的步伐。教師閱讀成為區域教師教育的一塊“金字招牌”。
培育“閱讀先鋒”,喚醒閱讀自覺
“啃讀挑戰”的做法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在推動區域教師閱讀的實踐中生長出來的。
到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教科所工作后,我留意到一個問題:各媒體經常開展教師讀書征文比賽,但部分教師從來沒有參加過,也沒有這個意識,學校也缺乏動力去組織教師參與。在教科所支持下,2016年9月,我倡導成立了區域層面的“研之樂”讀書會,首批成員由全區中小學、幼兒園的教科室負責人,自愿報名的中青年名優教師和優秀年輕教師三部分組成。教科室負責人首先發揮好組織者的作用,在此基礎上,更多的部門就愿意做、用心做。
缺乏閱讀的氛圍,缺乏閱讀的需要,是中小學教師遠離閱讀的兩大主要原因。因此,要推動區域教師閱讀,就需要從營造濃厚的區域教師閱讀氛圍、點燃區域教師的閱讀熱情這兩個方面入手。“研之樂”讀書會成立之后,我通過組織共讀“中國教育報推動讀書十大人物”常生龍的《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著名教育家佐藤學的《教師花傳書》等書,并舉行讀書分享會,邀請專家學者一起參與分享會,讓讀書會成員在閱讀上形成共同的價值追求。
三年后,在浙江省第十三屆教師讀書征文比賽中,全區就有33家單位獲得組織獎,占了全省組織獎的26.4%。
培育“閱讀先鋒”就是組建區域層面的教師閱讀團隊,這個團隊之所以取名為“研之樂”讀書會,就是有著“研讀、研修、研究”的意味,是具有教科研特色的專業教師讀書團隊。因此,我們也把這個團隊稱為“教科團隊”。在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基于‘教科團隊’推動區域教師閱讀的實踐研究”獲得寧波市教育科研成果二等獎,浙江省教師教育規劃課題“基于‘三結合’讀書會推動區域教師專業成長的實踐研究”得以立項并獲得了二等獎。
開展“啃讀挑戰”,培養閱讀毅力
經過一年半的努力,區域教師讀書團隊建設有了明顯成效,并吸引更多的教師參與其中,我嘗試推出了培養教師閱讀毅力的“啃讀挑戰”活動。所謂“啃讀挑戰”,簡而言之就是“每月啃讀一本書,用心寫就千字文”,參與的教師每年至少讀12本書,每本書寫不少于1000字的原創讀書感悟。參與教師還要親筆在誠信承諾書上簽名,承諾的主要內容有兩點:一是承諾及時完成每月的讀寫任務,若不能完成,今后三年內不得參與同類活動。二是若有抄襲等學術不端行為,接受主辦方在內部通報所在單位領導的做法。
客觀地說,這樣的任務,對普通教師而言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性。全區共有80位教師成為首批“探索者”。在他們的帶動下,2023年增加到了690多人。我們把“啃讀挑戰”稱為“四個驅動”,即自我驅動、目標驅動、團隊驅動、成果驅動。因為“啃讀挑戰”只有自己要求參加,有明確的目標,有團隊的壓力,才能取得各類的成果。我們在堅持“低門檻”的同時,也注重發揮榜樣的引領作用。全年讀12本書,每本書寫1000字的原創感悟,是最低標準。事實上,有些教師的讀書量超過12本,并且每本書的讀書心得都能寫到3000字左右。
“啃讀挑戰”,讓直接參與其中的教師走出了成長的“舒適區”,也吸引更多的教師“入局”。2019年,“啃讀挑戰,讓更多教師走出成長舒適區”案例在寧波市教育系統校園閱讀推廣案例現場評選中,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一等獎。不少教師連續6年參與“啃讀挑戰”活動,受益匪淺。
提供“增值服務”,增加閱讀“獲得感”
對于教師而言,閱讀上的“獲得感”是非常重要的,是保持和增強閱讀動力的關鍵因素。因此,我們在推進“啃讀挑戰”活動的過程中,提供“增值服務”,主要進行了三個方面的探索:
一是借助各類專家提高讀書分享會的含金量。我們把“啃讀挑戰”的讀書分享會放大為區域層面的教師讀書分享會,并由不同的學校來承辦。另外,在舉行讀書分享會的時候,我們把作者、學者、譯者、編者等站在圖書背后的人請到讀書分享會的現場,提高讀書分享會的“含金量”。從2020年開始,受疫情影響,線下大型讀書分享會無法舉行,我們就把讀書分享會放到云端,與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石中英、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副校長華應龍、浙江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盛群力、廈門市教育局原副局長任勇等多位專家在“云端”對話,讓教師通過閱讀跟各位名家建立連接。
二是把教師閱讀納入教師專業發展培訓中。我們在“啃讀挑戰”活動的基礎上,從“啃讀挑戰”活動的共讀推薦書中選擇2到3本作為培訓的共讀書。教師參加這個培訓,完成相應的作業,就可以獲得繼續教育學分,教師自主閱讀和寫作時間折算為8個學分,實實在在增加了“獲得感”。目前,這樣的培訓班總共開設了6期,每期的報名人數均超過100人,這一做法被浙江省師干訓中心評為“百佳培訓案例”,被寧波市師干訓中心評為“第二屆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優秀項目。
三是提供多元化的讀書征文活動。我們除了認真組織全區教師參與省市各類教師讀書征文比賽外,還精心組織多元化的區級教師讀書征文比賽,寒暑假均舉行全區性的教師讀書征文比賽,并且對每所學校的參與人數不設限定。給參加“啃讀挑戰”活動的教師提供了更多展示寫作成果的機會,激勵教師提高讀寫質量。
自2021年起,我們還把寒暑假教師讀書征文比賽和主題讀書征文比賽結合起來,兩類比賽同步組織、分別評獎,教師可以同時參加兩項比賽,取其中最高獎項給獎。目前,全區參加區級教師讀書征文比賽的教師數量逐年增加,從最初的160多人增加到1000多人。很多教師都形成了在寒暑假好好寫篇讀書心得參加區級評比的習慣。越來越多的教師在讀寫結合中不斷提高教育寫作水平,還遷移到教育論文寫作上。比如,鎮海區駱駝中學青年教師勵蔚近兩年不僅有學科論文獲得省一等獎,還有家訪育人案例也獲得省一等獎。
6年多來,我們對“啃讀挑戰”的價值和意義有了新的認識,申報的浙江省教科規劃課題“基于‘啃讀挑戰+’推動區域教師專業閱讀的實踐研究”也獲得立項,我們期待著在研究中將區域教師專業閱讀推向新高潮。
(作者單位系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教科所)
《中國教育報》2023年04月21日第9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