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有形有感有效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發布時間:2023-04-24 作者:石亞洲 李振旭 來源:中國教育報

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線。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不斷鞏固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高校是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重要陣地,肩負著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在新時代新征程上,高校應當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從環境、課程、保障三個向度持續發力,構建完善互嵌共生、顯隱結合、系統聯動“三位一體”的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體系,有形有感有效地在大學生中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創造“互嵌共生”的環境

有效的教育離不開恰合的環境。高校可以通過創造各族大學生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環境條件,擴大學生交往交流交融的范圍,建設全面嵌入式、增進共同性的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環境體系,把各族學生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團聚在一起。

構建共居結構。穩妥有序地安排同年級同班各族學生混合寢居,不同年級班級學生混合居住,探索分類別、分重點的公寓輔導計劃,開展豐富的宿舍文化活動,推動建立各族學生相互包容互嵌、交融和諧的生活結構。

深化共學機制。統籌兼顧入學基礎、學習階段、課程類別等因素,安排各族學生混合組建教學班級,建立學習互助小組、搭建知識交流平臺,探索分層次、分階段的課程導學計劃,推動建立各族學生互幫互助、協作共學的學習模式。

創新共事載體。開展以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為導向的多層次多領域科研、文體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共同組織活動、共同參與競賽、共同完成項目,讓各族大學生都有人生出彩機會,推動各族學生共同團結奮斗向縱深發展。

營造共樂氛圍。充分發揮思政工作的引領和調節作用,通過正向引導和人文關懷,以共事促共識,在關懷中成長,不斷增強各族學生團結合作的自信感、攜手并進的成就感、相互信任欣賞的幸福感,深化中華文化認同,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增強自覺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信念和動力。

建設“顯隱結合”的課程

有效的教育離不開豐富的課程。高校應積極促進民族團結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構建通識課程、思政課程、實踐教學、網絡在線和校園文化等五大課程模塊“顯隱結合”的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課程體系,探索課程協同育人新模式。

開設通識課程。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和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主題,講授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知識,提高學生對“四個共同”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的認知,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文化觀、歷史觀、民族觀、宗教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

融入思政課程。把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融入課程思政、專業思政,在專業課程中發掘隱含的民族團結因素、將民族團結進步案例轉化為教學素材、將民族團結進步知識“軟融入”課堂教學,培根鑄魂,在潛移默化中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

融入實踐教學。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寓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于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豐富多彩的研學旅行,建立校際、校地政產學研融合的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合作機制,為各族學生打造交往交流交融的學術實踐平臺,增強學生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融入網絡課程。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抓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校本課程研究建設。

融入校園文化。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注入校園建筑景觀、設計體現中華民族形象的文創產品、創作蘊含中華民族精神的藝術作品,挖掘校園文化富礦,著力營造文明和諧、誠信友善、團結互助的校園文化氛圍,擦亮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化價值底色,使師生處處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感染。通過校園媒體,全程式、立體化地傳播民族團結進步正能量,講好中華民族大團結故事,不斷增強文化自信自強,不斷涵育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努力讓大學生成長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

提供“系統聯動”的保障

有效的教育離不開堅實的保障。高校應建設全面系統、多元聯動的全過程全要素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保障體系。

加強政治保障。堅持黨建引領,構建黨政團學共建、教學科研主導、師生共同參與、上下聯動的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領導機制和工作格局。

加強制度保障。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納入黨建思政、教育教學、績效考核、教師評價、學生評價的全過程,從空間環境、互動交流、認同教育等方面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各民族學生交往交流交融的制度,健全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監督保障機制、考核機制,實現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常態化、規范化。

加強人才保障。選優配齊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隊伍,建設以黨政干部、任課教師、輔導員為主體,各學科教師共同參與的育人團隊。

加強經費和技術保障。設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專項經費,強化相關預算管理考核。

加強技術保障。巧用互聯網技術及時推送兼具思想性和生動性、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教育內容,增強民族團結進步網絡教育的黏性。創新網絡全媒體教育,實施“互聯網+民族團結”行動計劃,網上網下融合、線上線下聯動,讓互聯網成為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最大增量,引導各族師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使命擔當,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師生之心、踐于師生之行。

(作者石亞洲系中央民族大學副校長,李振旭系中央民族大學博士研究生。本文系國家民委民族研究項目“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理論與實踐研究”[2022-GMI-043]階段性成果)

《中國教育報》2023年04月24日第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国产精品线在线观看| 精品日产一卡2卡三卡4卡自拍| 国产精品66在线观看|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亚洲无码日韩精品第一页| 国产精品午夜剧场|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av一区| 成人免费无码精品国产电影| 乱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盗| 青青青青久久精品国产h久久精品五福影院1421 | 三上悠亚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V|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久久免费的精品国产V∧|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 日韩精品极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影视| 2021国产精品自拍| 久久精品国产9久久综合|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网站|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51视频精品全部免费最新| 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 | 国产精品∧v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高清专区日韩精品|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图片| 亚洲国产精品lv| 免费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九色|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7| 国产三级久久久精品麻豆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