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關注:落實《教師數字素養》標準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在數字技術深刻影響教育教學的今天,如何提升教師數字素養,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如何實現區校聯動,造就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濟南市槐蔭區在教育信息化發展歷程中,以專家引領、評價引導為抓手,構建上下聯動的區校教師數字素養提升模式,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
針對問題,一校一策。基于區域內各校信息化教學環境、師資力量不同的現實情況,槐蔭區成立區中小學(幼兒園)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工作領導小組,深入基層,結合學校情況制定各校實施方案。學校層面,成立由校長牽頭的學校管理團隊和學校專家團隊,組織在職在崗教師全員參與培訓,組織校本教研和校本考核。至今,全區共4280名教師參與研修,提交微能力點應用成果13606項,42項成果在濟南市評比中獲獎。
專家引領,持續發力。槐蔭區以各學段、各學科教研員和骨干教師組建專家團隊,通過線上研修、入校指導、校本教研、跨校教研等多種形式,持續引導、推進教師常態化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居家學習期間,中小學教研室開展“線上教學優效提質深度推進會”“2022年教研品牌引領月”等系列活動,由區級專家團隊牽頭,引領、指導教師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備好課、上好課。學前教育科為學前教育居家活動進行了線上指導和教研,引領教師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家校溝通與互動。
制度保障,評價引導。區域頂層策動。槐蔭區出臺《槐蔭區教育系統綜合考核工作實施方案》,引導學校制定信息技術常態化應用于課堂教學的相關制度和措施,進一步落實技術應用校本教研力度。出臺《關于教育教學信息化評選及表彰優秀電化教學人員》,每年舉辦一次教育教學信息化評比,每兩年表彰一次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員。學校自主推動。各校結合評選活動,因時、因地、因學段創新符合校情的信息化教學課程,以評促用,以用促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成果逐級推薦參與上級評審,近幾年,槐蔭區教體局連續獲評濟南市優秀組織獎,獲評首批山東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單位,另有3所學校(幼兒園)獲評山東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單位,5所學校入選濟南市智慧校園示范校。
應用先行,樹立品牌。槐蔭區推動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濟南市和槐蔭區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槐蔭區直播課堂等應用。4530名教師參與國家平臺寒假研修并全部取得6學時認證。槐蔭直播課堂累計應用129場,平臺瀏覽97398次。市區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教師共上傳資源15萬個,導學1.3萬余份、在線檢測1.78萬余次、線上作業3萬余份,綜合應用數據居全市各區縣前列。
(作者系濟南市槐蔭區教育和體育局局長)
《中國教育報》2023年04月29日第4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