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放
高考后,志愿填報話題又進入公眾視野,考生和家長在哪個是“好專業”上糾結來去。有所謂的“網紅專家”在網上建議“如果我是家長,孩子要報新聞學,我一定把他打暈”,“選專業就要選能吃上飯的”,更是引發爭議。
主持人語
對每個人而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而且,有很多時候,不是因為熱愛而選擇,而是因為選擇而熱愛。從這個意義上講,一方面,選專業要考慮個人興趣、志向、特長,也要考慮行業趨勢、國家需求、時代方向;另一方面,也不必過于糾結,人生有很多自變量,專業不是唯一,也不是最重要的那一個,更非一選定終身。而且,即使現在選擇覺得“好”,未來也可能覺得“不好”,反之亦然,都非絕對。因此,在專業選擇上,要足夠慎重,也要“風物長宜放眼量”。
青年說
高考結束后,學生如何選報專業再次沖上話題榜。如何選擇一個好的專業成為當下很多學生和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學生專業的選擇不僅決定了大學期間所學習的知識,甚至還會影響到未來的就業領域和發展方向。在新的高考形勢下,專業選擇和填報志愿的模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這就更需要學生以及家長于填報前在院校、專業上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
學生和家長在選報專業的時候要深入了解目標專業的內涵方向,明確專業所開設的課程、對學生的要求以及未來從事的職業等等,切不可望文生義,尤其是一些名稱很相近的專業,更是要搞清楚它們之間的區別。明確這些不同專業的特性,有的專業更多與就業掛鉤,主要培養的是技能型人才,將來學生在找工作方面具有優勢;有的專業則是側重于基礎理論,適合未來深造學習,需要學生繼續攻讀碩士和博士學歷。家長和學生還要洞悉國家方針政策,將自己的專業選擇和國家發展形勢結合起來,將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結合起來。
家長通常會根據就業難度、工資收入和工作環境等情況,把專業分為“冷專業”和“熱專業”。其實“冷”與“熱”都是相對某一特定時期的社會需求和就業形勢而言的,專業本身并無“溫度”。俗話說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家長和考生不要過分追求“熱專業”,面對“熱專業”也需要“冷”思考,認真了解自己的真實需求和喜好,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
專業的選擇就像買東西一樣,“選最好的而不選最貴的,選最好的不如選最適合自己的”。所以學生一定要清楚自身的優勢和興趣愛好,興趣才是人生最好的導師。選擇自己真正熱愛的專業,才有可能在未來大學四年的生活里以及走上工作崗位后閃閃發光,實現人生理想。
《中國教育報》2023年06月20日第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