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言為士則行為世范 陶冶道德情操

發布時間:2023-09-10 來源:中國教育報

一生一事 育人育才

2035年的曲建武:

你好啊!

現在,一直為教育強國而奮斗不息的你,應該見證了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的偉大圖景。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是你心中堅如磐石的信念。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教師重要,就在于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

你今年66歲了,一輩子就做了一件事: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做大學生人生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現在的你深深地體會到,要想成為一名讓學生感到“幸運”、學校感到“光榮”、民族感到“希望”的好老師,必須堅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養扎實學識、勤修仁愛之心,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堅守三尺講臺,潛心教書育人。只有這樣,才能點亮學生理想之燈,照亮學生前行之路,教育引領學生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你還記得嗎?曾經有一個學生,剛來大學時,他感到“憂郁、迷茫,無知而幼稚,幾乎想要逃離家庭那個令我絕望的環境”。而碩士畢業時,他主動申請去了西藏工作。他要“植大木以立長天,處江湖以憂國民,放下塵世繁華,做個勇敢的人”,在西藏奉獻一生。他說:“是您,撫平我傷痕,點燃我希望。”此前,為了轉變他,你用黨的百年奮斗歷程激勵他,讓他堅定理想信念,補足精神之“鈣”;為了給他解疑釋惑,你和他之間交流了20多萬字;為了開闊他的視野,你資助他考察了十幾個紅色景區;為了解決他赴藏的后顧之憂,你建立了“勵志基金”,幫助他母親做了股骨頭壞死手術,結合新農村建設幫他家蓋了房子;雖然他家離大連有上千公里的距離,但你先后三次到過他的家。這個學生現在已經是一名共產黨員,他說:“我一定牢記囑托,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黨的好干部。”

你始終堅信路是走出來的,事業是干出來的。到2035年,你將見證教育強國的建成,多么鼓舞人心、多么讓人奮進!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將無我,不負人民。”這一直鼓勵著你為建設教育強國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待到教育強國實現之時,你一定會問心無愧地大聲說:為此我奮斗過、付出過,這一生值了!

    曲建武

    2023年9月10日

    名師小傳

曲建武,男,漢族,1957年7月生,中共黨員,大連海事大學公共管理與人文學院2013級輔導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工作30多年來,始終情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積極傳播先進思想文化,不斷探索工作規律,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作出突出業績。曾獲“時代楷模”“全國師德標兵”“全國優秀教師”“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等榮譽稱號。曲建武同志愛黨愛教,淡泊名利,以別樣的人生詮釋熱愛教育和服務學生的至誠情懷。從1982年畢業留校擔任輔導員以來,無論從教從政、身處何地何職,始終心懷為黨的事業奮斗的堅定信念和為學生服務的宗旨,傾心傾力投身到他所鐘愛的教育事業。

(本報記者劉玉整理)

 

    雪山見證 綻放邊疆

2035年的德吉卓嘎:

你是否還在堅守教育初心,是否還在為教育事業默默奉獻著?感謝你的奉獻和努力。記得親人朋友曾勸你說:“有人會記得你嗎?有機會走出去為什么還回來呢?”那時候你有過一絲的動搖。但是一路走來,仍覺得自己的堅持是非常有意義的。為此,我有些話想告訴未來的你。

“風會記得一朵花的香。”作家丁立梅在書中這樣寫道。當讀到這句話的時候,就會想到未來的你,想到無數奮斗在一線的教師們。

教育是一個永恒的話題,貫穿了我們的人生,從接受教育到接過教育,你的心態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還記得2006年大學畢業時,你懷揣著對教師職業的理想回到家鄉,成為一名人民教師,這一留就是17年。17年來,你扎根祖國邊疆教育一線,與惡劣的氣候環境作斗爭,與簡陋的教學環境相適應,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潛心教育,用心育人。

永遠不會忘記,孩子們看向老師時那求知若渴的眼神。你不止一次地想過自己是否在某一刻成了他們的希望,但是你堅定地認為,回來就是要把這些曾經和自己一樣的孩子送出去。也正是在那時,你作出了終身奉獻邊境一線教育的決定。

孩子們會永遠記得我們這些奉獻邊疆教育事業的教師,我們也永遠記得每一個孩子眼中閃爍的希望。我們已扎根于此,但孩子們終會飛向遠方。教育如春風,帶著孩子們去追逐自己的理想,也帶走了我們的期望與寄托。而花的香,風會記得,孩子會記得,教師也會記得。教育春風將花的香味吹向它所能到達的每一個地方,而花香彌漫過的地方終究會開出更多的教育之花。

教育事業終會在這種傳承中,傳遞給每一位人民教師,我們接過了教育的接力棒,更要始終銘記教育的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切實以身作則,在潛移默化中發揮教育的偉大力量。新時代人民教師還應該牢記初心使命,不忘責任擔當。積極創新、銳意進取,不斷地吸納、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經驗,提升自身教學能力和教育水平。從加強自我要求到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共同努力為國家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矢志不渝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努力。

風會記得每一朵花的香,正如你會記得每一個孩子的成長。以夢為馬、不負韶華,相信你和所有的人民教師都能在教育中實現自身價值,做好教育接力,書寫自己的教育故事。一元復始,春風自來,愿你砥礪前行,賞盡一路花開。

    德吉卓嘎

    2023年9月10日

    名師小傳

德吉卓嘎,女,門巴族,1979年6月生,中共黨員,西藏自治區林芝市米林縣中學校長、教師。她扎根祖國邊疆,深入邊境一線,先后在平均海拔4600米的多個鄉鎮任教。她引導教師根據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的特點和教學目標,結合林芝多民族和睦相處的歷史和現實,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文史資源,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她重視學校校園文化建設,致力于讓學校的每一面墻壁、每一個角落都具備育人功能,學校被評為西藏自治區文明單位。獲評西藏自治區“全區中小學名校長”,曾獲全國模范教師、西藏自治區師德標兵等榮譽,被評選為2023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本報記者周小蘭整理)

 

    立志“特崗” 點亮夢想

2035年的張杰:

你好!

昔日教育生活的點滴,你一定還歷歷在目吧。對教育的熱愛,最早源于家庭的影響。你的爺爺、爸爸、媽媽、姐姐都是老師,你從小就向往成為一名老師。大學時有幸識得知己,志趣相投,胸懷教育夢想,共同選擇成為特崗教師。

你應該還記得,你的妻子王秀秀——她也是一名特崗教師,剛到臨縣時很不適應,宿舍是舊窯洞,潮濕陰暗,和同事之間語言不通,飲食也不習慣。她跟隨著你遠嫁到了臨縣,兩個人卻是在東西相距80公里的兩校工作,半個多月才能見一面。最難的時候,你也曾想過放棄,但看到身邊的這群孩子時,就覺得再多困難也比不過呂梁山區孩子們對學習的渴望。

后來,你們調到一個學校搭班代課,但遇到了嚴重的失學、輟學情況。

“無論如何,不能讓這些農村娃娃不上學,要不他們的將來可怎么辦?”你倆急了,決定去找學生。沒有交通工具,就找同事借了一輛摩托車,帶上干糧和水,走村串戶,挨家上門做學生和家長的工作。奔波了兩周后,你倆終于“勸”回了班里的所有孩子。從此,你倆每年都要堅持走訪班級里每個學生家庭。累計家訪行程近萬公里。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還記得你帶過的學生小棋,他的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被寄養在嬸嬸家。你了解到情況后,經常帶小棋一起吃住。后來小棋考上天津師范大學,如今在該校讀研。最讓你們欣慰的是,小棋說,之所以選擇師范院校,就是希望以后和老師一樣。在你的電腦里,收藏有小棋小學、中學、大學和讀研時的留影。從拘謹靦腆的山里娃,到陽光自信的研究生,因為愛,因為教育,一個孩子的成長變得更加有力量。

在后來的工作中,學校面臨轉軌困境,你主動請纓,勇挑重擔。當時,班里多數學生是鄉村留守兒童。周末,有路途偏遠的學生因為覺得往返路費貴,就選擇留宿學校。你不放心,擔心孩子們無人照顧,就自己帶孩子們改善伙食。輪休時,你還護送沒有家長接的學生去長途汽車站。為了呵護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你自學心理學,并考取了山西大學在職研究生,主修心理健康教育。

“越是最偏遠的地方就越需要優質的教育和優秀的教師。”無論是此刻的我,還是2035年的你,都懷揣著教書育人初心,牢記教育報國使命,努力踐行“教好一名學生,就能幸福一個家庭,帶活一個村子,造福一方百姓”的教育夢想。愿你的夢想能經得起時間的檢驗,歷久而彌新!

    張杰

    2023年9月10日

名師小傳

張杰,男,漢族,1986年12月生,中共黨員,在職研究生學歷,一級教師,山西省臨縣臨泉鎮柏樹溝九年制學校校長。2009年9月,作為山西省首批特崗教師被分配到臨縣曲峪鎮中學任教,曾獲“山西省優秀特崗教師”“全國優秀特崗教師”“2020全國最美教師”“感動山西十大人物”等榮譽稱號,并榮獲2022年“寶武杯”全國杰出中小學中青年教師金獎。出身于教師世家、成長于貧困山區的張杰對知識改變命運的理解比一般人更深,他從小就立志當一名好老師。他和愛人相識于大學期間,畢業當年,他們便結婚組建了特崗之家,攜手扎根基層,書寫出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我們的理想就是在平凡的教師崗位上努力使自己發光,點亮萬千鄉村孩子的人生夢想”。

(本報記者趙巖整理)

 

    堅守大山 播撒希望

12年后的毛文丑:

你好!2035年的教師節,是你教師生涯的第37個教師節,相信你依然在繼續學習,努力堅守著自己的三尺講臺。

你是幸運的,雖然小時候的一場大病令左腿落下殘疾,但從不屈服于命運的你,在老師們的精心呵護下,考上了福建師范大學化學系。秉持愛與奉獻的教育初心,讓你更加堅定地回到了家鄉,回到了大山深處,任教于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縣下祝鄉杉村附設初級中學,堅持在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

你剛到時,學校條件艱苦,教學設施欠缺。學生大多是留守兒童,學習基礎薄弱的他們其實是很不自信的,看不到未來的希望。同樣來自農村的你,更加懂得守護的價值。平日里,每當你陪著孩子們一起讀書、打球、玩耍,看見他們稚嫩的笑臉,便知道幸福其實很簡單。山里的孩子更需要呵護,你一直都住校教學,這樣便會有更多時間接觸學生,溝通交流。由于農村學校教師資源嚴重匱乏,除了教化學課,你還時常兼顧數學、物理、生物、地理、信息技術、綜合實踐等多門學科的教學任務。

你還記得嗎?2014年和2019年,你的左膝關節嚴重受傷,打著夾板,被醫生叮囑靜養休息。但想到自己擔任初三化學和初二生物教學,都是中考學科,孩子的學習耽誤不起。于是,你堅持服用止痛藥,拄著拐杖去上課,直到學生中考,沒有落下過一節課。最終,孩子們也很爭氣。你心里明白,自己并沒有什么了不起的成績,只是始終惦念著山里的那群孩子,總想著要全力以赴,讓更多孩子看到希望。

到了2035年,一定會有更多教育情懷深厚、專業素養卓越、教學基本功扎實的優秀教師,能走進大山,為振興鄉村教育貢獻力量。到那時,城鄉差別逐步縮小,孩子們在農村也能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鄉村學校也能整合多學科的學術力量,凝聚高水平的教學團隊。同時,鄉村教師每年都能參加厚基礎、寬口徑、多樣化的課程學習,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能力。

我們都深知,建設教育強國,鄉村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應當切實提升農村在職教師專業水平與教書育人本領,讓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所以,讓我們一起努力,成為孩子們學習生涯的導師、朋友,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祝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毛文丑

    2023年9月10日

    名師小傳

毛文丑,男,漢族,1975年2月生,現為福建省閩清縣杉村學校化學學科一級教師,曾獲福建省第六屆杰出人民教師、第七屆福州市敬業奉獻道德模范、全國模范教師、福建省第二屆最美教師、福建省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并榮獲2022年“寶武杯”全國杰出中小學中青年教師金獎。小時候的一場大病,導致毛文丑左腿殘疾。不向命運屈服的他,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福建師范大學,畢業后來到福建省閩清縣下祝鄉杉村附設初級中學(現閩清縣杉村學校)任教。20多年來,他孜孜不倦、身殘志不殘,堅守平凡崗位,認真履行一個人民教師的職責,用汗水澆灌一代又一代學子茁壯成長。他心懷一個“愛”字,用自己樸實的言行和敬業的工作態度闡述著“教師”二字的含義。

(本報記者黃星整理)

《中國教育報》2023年09月10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国产偷国产偷精品高清尤物| 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亚洲A∨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久久精品无码精品免费专区| 国产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97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小说|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浪潮| 国产福利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国产美女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毛片免费观看久久精品|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 久久精品亚洲福利|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77777综合 | 好男人视频社区精品免费|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999久久久免费精品播放|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鸭子|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 奇米影视7777久久精品| 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1尤物|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赢消|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L| 99精品无人区乱码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