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放
穿著馬面裙去參加畢業典禮,帶上嗩吶去蹦迪……國風逐漸成為“00后”群體中的“大眾文化”。很多“00后”認為,國風不是只有傳統文化,也包括現代生活。作為互聯網原住民,他們早已習慣使用各類自媒體去傳播國風。
主持人語
當國風潮出現在動漫、游戲、時尚等各類文化創意領域,當那些頭挽高髻、衣袂飄飄的漢服男女出現在城市街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美驚艷了我們。為什么人們尤其是“00后”,如此擁抱傳統?它給當下的我們帶來什么改變,又能給未來中國畫卷的展開渲染怎樣的水墨丹青?且聽“00后”說一說。
青年說
互聯網讓當今青年的視野前所未有地開闊,在全力以赴向外探索的同時,也孜孜不倦地向內尋根。因此,國風文化的流行應運而生。不論是唐人的華美服飾出現在大街小巷甚至是異國他鄉,還是國風彩色墨水走紅,抑或是“三下鄉”的大學生們將青綠元素帶入田間地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都已然成為年輕人展現自我、訴說個性的不二之選。
國風之所以能夠“破壁”和“出圈”,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植根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例如,“國風”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詩經·國風》中的周代民歌,在時間的千錘百煉之下煥發出新的活力和文化演繹。傳統五聲音“宮商角徵羽”可完美融合于流行音樂,故宮文創產品實現現代與傳統的創新融合。游戲、綜藝、元宇宙、動漫、網文、影視等無一不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用武之地”。年輕一代接納、認同、創新國風文化,歸根結底在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贏得了“00后”的價值認同。
望向歷史的后視鏡,是為了更好地向前看。誠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前人留下的珍貴財富,在為之自豪的同時也應思考,今人是否也為后人創造了新的文化財富,而不僅僅是做簡單的文化“加法”。國風文化的流行是一個好兆頭,說明年輕一代有需求、在探索。相信在不久的將來,“00后”也能在國風路上“給世界一點小小的中式震撼”。
《中國教育報》2023年10月17日第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