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陳欣然)“如果我們想要一邊寫代碼一邊聽歌,就要輸入兩個指令給CPU。我想問問大家,這兩股指令流是怎么匯聚到一起的?為什么它們沒有相互干擾?為什么你寫代碼的指令流沒有使你的音樂斷掉……”近日,在四川省宜賓學院,一堂由南開大學計算機學院教師宮曉利帶來的操作系統課程正在進行中。在他的講述中,原本枯燥晦澀的計算機底層知識變得生動活潑起來,學生能夠將計算機上層應用需求與底層核心知識進行有機結合,以軟硬件協同開發的方式實現了計算機應用的全局優化。
據了解,為解決傳統計算機課程中課堂脫離產業應用、內容滯后行業發展等問題,南開大學宮曉利、張金教學團隊以核心課程“操作系統”為對象,基于國產CPU和操作系統進行了教學模式的重構,并撰寫了實驗教材《深入理解操作系統》。
不同于以往采用“總體概述+分散講解”的知識傳授型教學模式,《深入理解操作系統》以實驗教學為主線,課程緊密圍繞產業實踐中的性能優化問題,在一個個工程問題的解決中循序漸進地展開教學。課程學習過程從羅列知識轉變為以產業需求為導向層層深入的探索優化過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極大提升了學生系統性思維、工程化能力以及應用創新能力的培養成效。
在教育部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宮曉利、張金教學團隊承擔了計算機類專業系統能力課程群與計算機課程虛擬教研室聯建工作的關鍵任務,于今年10月先后前往西南石油大學和宜賓學院,開展了面向西部高校師生群體的聯合教學活動,收到良好效果。
宜賓學院2021級學生雷浪在聽完3天的課程后說:“老師的課非常有意思,讓我感受到發現問題的魅力。”“在以前的操作系統課上,學得更多的是理論知識,而您的課帶我們從實踐角度去看操作系統,打破了理論與實踐的壁壘。”西南石油大學學生寧馨桐感慨道。
“同樣的操作系統,不一樣的上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并理解操作系統。來自產業一線實際需求的課程內容設計,為我們培養創新型應用人才的辦學思路也提供了極好的借鑒。”宜賓學院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學部副部長曾安平這樣評價。
《中國教育報》2023年11月10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