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用智慧讓學校重新煥發生機,用熱愛雕琢心中的美玉少年——

湯彩霞:在校園里“鑿石成玉”

發布時間:2023-11-15 作者:本報記者 陽錫葉 通訊員 肖婷婷 來源:中國教育報

校長名錄 湯彩霞,湖南省株洲市鑿石小學黨總支書記,湖南省新時代基礎教育“卓越校長”培養對象,湖南省首批“青年精英教師”、湖南省首批義務教育階段“教學名師”和湖南省首批“中小學文化教育指導教師”培養對象,株洲市湯彩霞名校長工作室主持人。

 

灰暗不堪的教學樓,破了大洞的講臺,只有100多名學生……2017年,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區鑿石小學還只是當地城郊的一所薄弱農村小學,但僅僅過了幾年,該校已經成為株洲市有口皆碑的品牌學校,在校生達到3000余人。

讓這塊“石頭”變成“美玉”的,正是該校黨總支書記湯彩霞。從教30余載,湯彩霞的教育經歷不可謂不豐富。曾在央企子弟小學工作過19年,也有在北京知名國際學校工作的經歷;曾擁有過株洲天元小學新校開辦、迅猛崛起的創業經歷,也正肩負著將易址新建的鑿石小學快速轉型升級的重任。

豐富的一線教育工作經歷,讓湯彩霞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教育理念和主張。那么,她是如何讓鑿石小學快速崛起的?

追根溯源樹理念

2018年9月,株洲市天元區新鑿石小學由老鑿石小學(農村點校)和王家坪學校(農村小學)合并而成。盡管新校投入了1.5億元,設施設備齊全,但是周邊老百姓并不認可,他們說:“新鑿石小學是新瓶裝舊酒,換湯不換藥……”

事實似乎也是如此:行政團隊全部保留了兩所農村校的原團隊,都只有管理農村點校的經驗,沒有在城區大校工作、歷練、見識過,教師也都是新進的年輕教師,生源也基本沒有變化。因此,調整到鑿石小學招生范圍內的湖南工業大學教授組團到天元區委區政府聯名上書:“堅決不讀鑿石小學!”周邊社區入讀的學生也屈指可數,就連本校教師也明著暗著將自己的孩子送往他校……

面對這樣的現狀,來此擔任主要負責人的湯彩霞所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她感嘆,和區內其他學校相比,新鑿石小學真是“負數起步、負重前行,內憂外困、尤為艱難”。有人給她出主意,您來自名校,何不掛個集團校的牌子呢?

但湯彩霞并不同意,因為在她看來,鑿石小學有著百年歷史,有著其獨特的資源,蘊藏著無價的文化。因此,如何挖掘和培育學校文化,夯實學校的發展之基,一直是湯彩霞的“心中結”。

自2017年7月擔任老鑿石小學黨支部書記的那天起,湯彩霞便踏上了尋覓鑿石文化之路。2019年2月改任校長后,她更是廢寢忘食加快了尋根溯源的腳步。6年多來,湯彩霞泡圖書館查文獻找資料、拜訪本地文史專家、實地調研走訪……

功夫不負有心人,她搜尋到了中國南方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村級志——《鑿石浦志》。該書明確記載了湘潭石浦王族學堂(鑿石小學前身)始建于公元1902年。于是,湘潭石浦王族學堂、王族學校、湘潭石浦闔邑蒙學堂、湘潭石浦高級小學、湘潭縣鑿石村花園初小等飽含歷史氣息的老校名從時光的塵埃中慢慢浮現出來,鑿石小學121年的辦學文脈逐漸清晰。

歷史無聲,但蘊藏著無價的教育價值。100多年前王族學校的“校”字石碑,“敦詩說禮、幹國棟家”學堂楹聯,1928年石浦學校的課本、購物憑證和作業本,甚至是文采斐然的《石浦學校記》,都在湯彩霞6年的堅持追尋中被“挖”了出來。

2018年11月28日,在株洲市“重建杜甫草堂開工儀式”的工地上,她帶領學校教職員工冒著寒風冷雨,在現場手刨腳蹬搶救性發掘了100多年前王族學堂所用的百余塊古磚。其中,一塊刻著日文與中文兩種字體的“軍路界”碑,是當年日軍侵犯株洲鑿石浦的鐵證。現陳列于鑿石小學圖書館內,成了鑿石學子奮發圖強、精忠報國的德育教材。

通過對歷史資料的精心研究,“鑿石成玉”的辦學理念已在湯彩霞的心中定型。此理念一推出,便贏得了師生家長的廣泛認同。“能把孩子送到這樣一所歷史悠久、理念清晰的學校,我們很放心!”作為學生家長,湖南工業大學的一位教授這樣說。

順藤摸瓜創特色

百年鑿石文脈流長,成為學校鮮明的辦學特色。如何做好傳承與創新?圍繞這個問題,湯彩霞又將學校文化內化成課程,使學校全體成員參與到特色課程實踐開發的過程中,逐步明確學校的核心價值觀,從而進一步找準學校的發展方向。

基于學校百年文化特色,湯彩霞帶領教師們開發構建了“琢玉”校本課程體系。為什么取名叫“琢玉”?來自兩個文化背景:《三字經》里說“玉不琢不成器”和校訓“鑿石成玉”。

“琢玉”校本課程涵蓋“教師專業成長課程、學生素養提升課程、家校共育課程”三大領域,鼓勵學校的學生、教師和家長爭做美玉少年、美譽教師和美育家長。

湯彩霞將鑿石文化細化為20節微課,帶領教師一起研讀“鑿石浦文化”和“杜甫生平”,將鑿石浦的故事、詩文、歷史遺址,變成師生最鮮活的學習素材,將百年校史編成一節節《百年鑿石,百年芳華》校史直播課,通過每周一次的直播講解,帶領全體師生一起傳承“鑿石成玉”的精神。

不僅如此,湯彩霞還在學校成立百年校史講師團,由她給全校師生講校史,學生為領導來賓講校史,資深教師為新進教師講校史。并在每年9月入學的第一周,讓一年級的新生走進石浦書院,實地了解校史。

校史課程的開設,極大地增強了師生、家長對學校文化的認同。過去,學校教師還有點羞于談起自己的學校,現在不一樣了,談起學校總是很自豪。青年教師黃茜茜說:“什么叫文化自信?我終于明白啦!”

在此基礎上,湯彩霞又組織骨干教師積極研發“琢玉藝術系列微課程”200余節,覆蓋小學6年整個學段,用藝術豐盈孩子的人文素養;大力推行科創主題系列活動,如一年一度的科技節、開學面具季、“給廢舊物品找個家”等,不斷培養孩子們的創新能力;研發家校共育課程體系,抓實家校社協同育人工作,讓學生獲得愛意滿滿的支持。

特色課程讓鑿石小學迸發了辦學活力,有力地提升了辦學品質,學校學生陽光自信、有見識有思考,他們積極參與各類賽事,五年來共榮獲國家級榮譽209項、省級榮譽85項、市級榮譽354項。

這些年來,湯彩霞有個很深的感受:辦學特色的定位凝練和特色辦學的行動實踐都需要慢慢來的心態,一蹴而就的“特色”沒有生命力。要避免表面化、為特色而特色、盲目跟風等問題,只有將學校的特色內化到學校文化之中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從而建成真正意義上的特色學校。

乘勢而上立品牌

品牌是學校在長期辦學和管理建設過程中逐步提煉而形成的,一所學校想要辦好,就必須進行品牌建設。

2013年11月4日,湯彩霞創辦了湖南省首個小學生公益讀書會——湯圓媽媽讀書俱樂部。自此以后,每天中午聽“湯圓媽媽”講故事,就成了孩子們最期待的幸福時光。而她這一講,就堅持了整整10年。

除了每天義務為孩子們講故事,她還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邀請外籍家長進行東西方閱讀文化交流、開展親子精彩片段朗讀賽、親子故事圍裙手工制作賽等,并率先在株洲地區舉辦了“帳篷讀書節”。這些形式新穎的閱讀活動讓開辦僅一個學期的天元小學迅速“出圈”,受到了各級媒體的關注報道。

2019年,湯彩霞擔任天元區鑿石小學校長,她將“湯圓媽媽讀書俱樂部”也帶到了新崗位新學校。2020年,經過深思熟慮的她推出讀書俱樂部特色項目——“湯圓媽媽漂流書包”。她帶領團隊將學校圖書館的書籍進行甄別分類,再號召孩子們拿出自己喜歡的書籍進行資源共享,在每個“漂流書包”內放置5本精心挑選的書籍、一個漂流日記本。每個小讀者都可以將自己的讀書心得寫在日記中,連同“漂流書包”一起漂流,直至與下一個小讀者美麗相遇。

“漂流書包”活動自開展以來,已有500多個孩子和家庭積極參與,他們每周定期交換書包,自由閱讀、自由交流、自由分享。“漂流書包”如一座流動的圖書館,將大量圖書一批又一批地傳遞到孩子的手中,為孩子提供海量、優質的閱讀資源,創造廣闊的閱讀空間。一位五年級的家長參與活動后感激地說:“謝謝湯圓媽媽提供了這么巧妙又有趣的讀書方式,幫我們家長減輕了購書的經濟壓力,最重要的是幫我們解決了孩子在家不愛讀書的大問題……”

2023年7月,“湯圓媽媽讀書俱樂部”和“湯圓媽媽漂流書包”活動經驗在全國160位小學骨干校長高端研修活動中得以分享、推廣。其中,來自西藏、黑龍江、寧夏、山東、遼寧、天津、重慶、山西、廣東、海南等地34所小學的書記或校長已與湯彩霞達成共識并建立聯盟開展讀書活動,為共同推進全民閱讀、共同打造書香中國貢獻力量。2022年,“漂流書包”活動案例獲評“湖南省中小學閱讀優秀案例”一等獎;2023年,獲評“湖南省首屆基礎教育創新案例”。同年10月,充滿童趣與愛心的“湯圓媽媽繪本巴士”在鑿石小學面世,成為全國第一輛小學校園繪本巴士,為鑿石小學3000多名學生帶來更多豐富的閱讀體驗。

5年來,在湯彩霞的帶領下,鑿石小學改寫了區級以上榮譽為零的歷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近5年共獲國家級榮譽牌匾7塊、省級15塊、市級33塊,學校教師共獲國家級獎項27人次、省級獎項314人次、市級獎項467人次,成為株洲市擁有名師名校長培養對象最多和基地校最多的小學。

群眾認可度也不斷提高,湖南工大教師子弟由2018年9月入讀鑿石為個位數,逐年增長到50多名。學區范圍內的學生不再舍近求遠,教師子弟全部回流,鑿石學位已“一位難求”……

【記者手記】

激活學校蓬勃向上的創新力

本報記者 陽錫葉

了解鑿石小學的人,都覺得它是城市化進程中,薄弱學校快速崛起的一個樣本。這種轉變讓我深深好奇,也是吸引我探尋其背后原因的動力。在與該校黨總支書記湯彩霞深入交流后,終于找到了讓鑿石小學學校命運齒輪轉動的“鑰匙”,那就是個性、特色與創新。

個性。采訪中,一個故事讓我印象十分深刻,在艱難起步中,有人勸說湯彩霞,您來自名校,為何不貼個牌子,搞個集團校呢?是的,這樣對于一所新學校來說,的確是成功的“捷徑”。但一所學校如果在發展中,依然能保持著其獨特的個性,不為其他“名牌”所遮掩,才更顯得難能可貴。湯彩霞有名校的資源,但她并不愿意走“貼牌”這條路。在她身上,我看到的是一份純粹的初心和篤實的定力。她發現了鑿石小學獨特的資質,也愿意撲下身子下苦功夫去發掘它、成就它。這讓我看到了每一所名校創業起步該有的樣子。

特色。讓一所天然薄弱的學校崛起,特色發展是非走不可之路。正如湯彩霞所說,辦學特色的定位凝練和特色辦學的行動實踐都需要慢慢來的心態,一蹴而就的“特色”沒有生命力。很多學校為了快速實現“特色辦學”,讓特色辦學浮在了表面。實際上,這不是理性與科學的,注定也不會長久。在鑿石小學,湯彩霞多方探求,深入挖掘該校120余年的辦學歷史,讓看起來十分薄弱的學校,挖掘出了豐厚的寶貴資源,她提出“琢玉教育”的文化主張,提煉出“鑿石成玉”的校訓,凝聚了各方共識,也讓鑿石文化的歷史成了學校辦學的最大特色。

創新。學校是最應該有創新精神的地方,湯彩霞的辦學思想里,最可貴的也是如此。她始終有一種蓬勃向上的創新力。10年前,“湯圓媽媽讀書俱樂部”就已經名揚三湘,到了現在,在該俱樂部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燈塔·教育聯盟”,已經覆蓋到30余個省份,樹立起國內基礎教育的一個嶄新品牌。對于怎么辦好一所薄弱學校,她沒有選擇走集團化之路,也在于她擁有極大的創新精神,她在學校成體系地推進“琢玉文化”,家長對鑿石的競相選擇、業內專家對鑿石的高度認可,無不是對這種精神的充分肯定。

《中國教育報》2023年11月15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91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动态图| 一色屋精品视频任你曰|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专区 | 亚洲国产小视频精品久久久三级|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应用男 | 成人国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 精品国产亚洲男女在线线电影 | 青青草国产精品久久| 香蕉视频在线精品|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老年|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国产av永久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久久新婚兰兰|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 | 亚洲AV无码精品蜜桃|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九九视频精品在线| 精品伊人久久大线蕉地址| 亚洲AV无码精品蜜桃| 久久丫精品久久丫| 97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不卡|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韩国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无人区乱码在线观看 | 2021最新国产精品网站| 99re5在线精品视频热线| 国产最新进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超碰12396| 国产精品jvid在线观看| 国产人妻777人伦精品hd| 国产精品视频a播放|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麻豆|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99蜜桃|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