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我們來一場匹克球吧!”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鎮實驗小學的課間,學生李錦榮早早來到運動場,拿著匹克球興致勃勃地邀請體育教師進行“較量”。另一邊,教室外寬敞的連廊上,學生們有的在跳繩,有的三三兩兩組隊玩猜謎游戲……“孩子們的課間活動十分豐富,玩得非常盡興。”學校教師黃海健說。
這樣歡樂靈動的課間十分鐘,在東莞市其他學校同樣隨處可見。“孩子的天性像水、像樹也像風,學校要給水流動的空間,給樹伸展的天地,給風舞動的自由。”松山湖中心小學校長劉慶兵認為,課間十分鐘是教育工作者給予孩子成長支持的重要時間段,學校應該積極鼓勵孩子們走出教室,讓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與休息。
長安鎮中心小學為了鼓勵學生在課間多活動,在推廣傳統游戲的同時,也鼓勵學生對傳統游戲進行創新改編。在課間休息時間,學生們一起打地鼠、編花籃、玩貪吃蛇。在學生們的奇思妙想和創意改造下,老游戲也有了新玩法,學生們課間活動的積極性不斷提高。
“老師,您能和我們一起去看小鴨子和孔雀嗎?”下課鈴聲響起,松山湖第二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們迫不及待地向教師發出邀請。原來,學校為了更好地對孩子們進行生命教育,在校園里專門設置了“觀察小動物區”,引進了鴨子、山羊、孔雀、兔子等小動物,讓學生在見證生命成長的過程中,培養同理心、責任心、愛心,達到感知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目標。校長于洪民介紹,現在這些起到啟蒙作用的小生命已成為孩子們課間的小伙伴,與動物們玩耍也成為孩子們學習生活的一部分。
東莞市嘉榮外國語學校在學生安全與孩童天性之間找到了一條行之有效的平衡之道。學校開展了一系列戶外益體類游戲和室內益智類游戲。學生們可以在草坪長廊上跳皮筋、踢毽子、丟沙包、跳房子,也可以選擇與小伙伴一起比拼魔方、華容道。動靜結合、自由有序的益智活動,幫助孩子們放松心情、鍛煉思維。校長易志軍表示,校園生活的生動瞬間是學生學習之余的快樂之地,也是求學生涯的珍貴記憶。
跑步接力、跳皮筋等課間十分鐘的歡樂片段,成為東莞家長分享孩子日常生活的珍貴素材。“孩子不能只在教室里休息。”三年級學生家長王女士表示,課間十分鐘能夠讓孩子放松神經,調節情緒,解放天性,讓孩子們自由生長。
《中國教育報》2023年12月07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