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重慶文理學院把黨建、管理、服務等多方力量注入“一站式”學生社區——

“小社區”成學生發展“大舞臺”

發布時間:2023-12-08 作者:本報記者 楊國良 來源:中國教育報

“超1700平方米的黨團活動室、自主學習室、研討室、健身中心,學術大牛參與的創業茶話間、科研交流角……這不是別人家的大學,它就在你們眼前。”重慶文理學院清風攬月社區學生黨員蔡甫學正向2023級新生介紹他們將生活四年的“一站式”學生社區。

重慶文理學院自啟動學生社區治理專項行動以來,逐步形成“六級”學生社區建設模式,即“組長—片長—苑長—樓長—層長—室長”組成的網絡化管理體系,并結合學生社區分布與院系特色,同步建設4個學生社區,覆蓋了全校2.3萬名學生,把“小社區”打造成為助力發展的“大舞臺”,為學生成長蓄能增量。

黨建引領,專班專人“一盤棋統籌”

“希望同學們認真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用新思想,把準大變局,不斷磨煉自身能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在沐歌星湖學生社區,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胡守敏正在講述社區“思政課”。“在胡老師的講述中,我明白了最好的愛國就是心懷‘國之大者’,把自我成長和國家社會需求相結合,與時代共同進步。”2023級研究生茍進琳說。

這樣的社區“思政課”每月都會在4個學生社區特設黨支部中巡回開講,全校老教授、老干部、優秀中青年教師、思政課教師等講述者結合自身經歷,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學子。

如何將育人力量集聚到學生社區?副校長李天福回答,“一盤棋統籌,精細化對接”。學校組織了25個職能部門和19個二級學院,1376名教職工全員參與學生社區綜合治理,通過精準對接,把黨小組建在公寓每一層樓里,把黨員放入“網格”中。

在重慶文理學院黨委書記蔡家林看來,學生社區是學生的“第一社會”“第二家庭”“第三課堂”,具有多種功能。高校打造體現黨建和思政特色、貼近學生實際的生活園區,實現育人力量與黨建工作的有機結合,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動實踐。

重心下沉,教育管理“一竿子到底”

作為清澈藍天學生社區聽松苑的“駐樓導師”,馬克思主義學院團總支書記李華夏常到寢室“串門”,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和生活難題。大四學生楊琴鈺面臨畢業求職,這段時間她一直糾結究竟是到鄉村一線還是留在大城市工作,李華夏帶她走進“駐樓導師”社區工作站,為她量身定制了個人生涯發展方案,楊琴鈺豁然開朗:“像您一樣,把小我融入大我,投身鄉村一線,更能實現個人價值。”

和李華夏一樣的“駐樓導師”,全校有1376位,他們來自學校黨建、科研、教研室及教學一線各領域。“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會面臨各種問題,將育人力量下沉到學生社區,及時捕捉、解決學生遇到的思想、學習、生活等問題,才能徹底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學工部部長錢閭建介紹。

如何實現育人力量與學生社區的有機結合?重慶文理學院在不同學生社區里,結合學生專業特點與院系特色,通過“網格化”匹配,把黨建力量、管理力量、思政力量、服務力量等注入各社區、各樓層、各寢室,切實發揮育人效用。

就業、心理、學業……學生在成長中可能面臨的諸多問題,都能在學生社區中找到答案。目前已有80余名校、院(處)領導干部通過參加社區黨團活動、書記校長“零距離”、社區“院壩會”等方式,與青年學生交流。

目前,學校勞動模范、領導、職能部門人員、輔導員、一線教師等1300余人次已進入社區,開展學業輔導、談心談話、安全教育、生涯指導等各類活動共計100余場。

智慧治理,學習生活“一條龍服務”

“學校電動自行車越來越多,能不能增設充電樁?”“學校A區到B區之間的地下通道,能不能更人性化?”在學校學生社區“院壩會”上,圍繞學校生活條件、學習環境等方面,學生紛紛建言獻策。

蔡家林介紹,為滿足不同學生需求,學校通過黨建引領、基礎強化、提級介入、特情響應、標兵創建五大行動及20項計劃、30條舉措,將學生社區建設成黨的建設高地、思政工作重地、人才培養園地、自我服務基地、安全維穩陣地,推動學生“五育”并舉。

“這里就像一個小型社會,學習、生活、休閑、工作一條龍,啥都有。”2023級新生符夢蕓一邊感嘆,一邊打開手機,屏幕上顯示的服務平臺界面里,學生社區預約報修、生活繳費、失物招領、建議咨詢等常見服務一應俱全。

社區不僅為有特殊情況的學生“匹配”專門功能區,更有“共享”式愛心驛站,學生在愛心驛站通過自助、互助滿足日常生活所需。

“同學們把自己用不上的學習、生活用品捐獻出來,放置在‘愛心驛站’內,有需要的學生在線上或線下的服務平臺登記后,可免費取用。”后勤管理處處長周仁介紹,“社區還為學生提供洗衣、干衣、吹發、洗鞋等10余項自助服務。”

“學生在哪里,我們的工作重點就延伸到哪里。”蔡家林表示,學生社區打通學生步入社會前的“最后一公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后續學校還將因地制宜推進學生公共空間建設。

《中國教育報》2023年12月08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日久生情| 思思re热免费精品视频66|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2022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热麻豆|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福利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张柏芝|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99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综合久成人| 亚洲av日韩av天堂影片精品| 呦交小u女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18p| 久久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n| 亚洲无码精品浪潮|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赢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宾馆在线精品酒店|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漫画|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电影|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电影网| 国内精品videofree720|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动漫|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黑森林|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免费 |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69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v久久久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免费| 熟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