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教研為我們這些新手教師搭建了學習平臺,提升了我們的教學能力。”近日,在湖北省麻城市第七小學各校區一年級數學教師線上集體教研會上,來自該校木子店校區的青年教師陶西子深有感觸地說。
陶西子的感觸折射出麻城市教聯體建設信息化領域的發展。以麻城市第七小學教聯體為試點,該市教育局搭建了教聯體信息化管理平臺,向著實現各校區之間跨地域、跨空間同步互通和資源共享邁出堅實步伐。
以信息化建設為引領,近年來,麻城市教育局通過“城聯鄉”“強聯弱”“大聯小”等方式,將全市所有義務教育、學前教育公辦學校組建成27個融合型教聯體,著力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發展。
優質均衡在于補短板、達標準、優結構、提質量。今年9月,麻城市第三小學4個校區8所學校同步舉行“堅持立德樹人 爭做明雅好少年”主題教育,順河校區100名學生和教師代表來到三小校園,走進現代化的功能室,體驗優質教育資源……各校區在課程設置、教學活動、教學資源以及校園文化等方面實現了基本統一。
“我和同學們一起走進了三小的課堂,不只是距離上的靠近,更是我們和三小師生心與心的結合。作為一名鄉村小學的學生,能夠享受到城區的優質課堂,我感到無比幸福?!甭槌鞘械谌W大田鋪校區謝家垸小學周紫婷在上完書法課后說。
包括麻城市第三小學在內,麻城市教育系統堅持教聯體各校區都是一個學校的理念,推動治理結構重建,形成教聯體集體決策、校區執行、年級管理、分線檢查的閉環機制。學校各處室職能直接分線指導督辦各校區業務,打破校區壁壘,實行“7個一體化”管理、“17個統一”質量標準輸出,實現統一部署、統一聯動,真正實現優質資源共建共享共用。
為給教聯體建設提供堅實后盾,麻城市教育局還在服務保障上下功夫,加大保障共促共進力度,強化校車服務功能,新增校車線路21條,確保每個孩子都有校車接送。實施補短板工程,爭取上級專項資金1.09億元,安排城鄉基本建設項目35個,推動各校區辦學條件整體提升。
“之前孩子在城區就讀,今年看到家門口的學校煥然一新,我便把孫女轉回來就讀了,同時也方便我照顧家里?!钡谑恍W迎集校區學生吳奇梅的爺爺高興地說。
軟硬件設施提升了,如何讓優質教育資源在城鄉流動起來,保障教師能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麻城市第八小學龜山矮橋校區多年來沒有新進專職的體、音、美教師,今年秋季學期,該校合理分配教師資源,各校區實行教師“走教”“交流”模式,改善小學科教師緊缺情況。
該校首位專職音樂教師董紅梅說:“剛開始來龜山的時候我還很不適應,可當我注視著學生們真摯的眼神時,我決定安心留在這里,通過藝術讓孩子們見識到更加廣闊的世界?!?/P>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教聯體改革以來,麻城市教育局用“三大保障”強力促進師資資源均衡。一是強化制度建設支撐,全面細化完善教聯體23項管理制度。二是強化政策保障支撐,加強對教師關心關愛,爭取經費支持和資源傾斜。三是強化住房保障支撐,確保教師下得去、上得來、教得好,從而促進資源均衡、師資均等、質量均優。
“下一步,我們將始終堅持安全至上、質量為本,全力以赴推進教聯體建設取得更好的實效。”麻城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范成華說。
《中國教育報》2023年12月11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