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山東職業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堅持改革創新,秉持“為企業量身打造現代工匠,為國家潛心培育合格人才”的辦學目標,深化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全面提升服務區域發展和國家戰略能力。
建平臺——強化資源共享,架好產教融合“立交橋”
職業教育集團是職業院校、行業企業等組織為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發展而組織的教育團體。2013年,學校聯合國鐵濟南局牽頭組建山東省軌道交通職教集團,經過10年發展,集團內企業數已發展至30余家,2020年入選全國首批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目前集團建立了人員互聘互用、資源共建共享等20余項制度,形成“行企校結合、產教研互通”的運行機制和“三級對話、雙軌同向、雙輪共驅”的協同育人機制,為構建校企合作命運共同體搭建了更廣闊的發展平臺,實現校企互利共贏、協同發展。
聯合中車集團、中科數據等企業,投資近2億元,校企共建復興號動車組機械師實訓中心、城市軌道綜合實訓基地、“校中廠”智能制造生產線等虛實結合的產教融合實訓基地257個,其中“綜合立體交通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獲批教育部“職業教育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培育項目,今年學校還成功申報“十四五”教育強國推進工程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部分用于建設產教融合技能訓練中心。
強合作——凝聚校企合力,共繪學生成長“同心圓”
學校不斷深化與企業的聯系,與國鐵濟南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與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簽署產教融合協議,在濟南工務段等建立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創新開展“2+1”提前植入培養、整建制實習等,企業按照“準職工”身份對實習實訓學生進行管理,頂崗實習和崗前培訓相結合,指定師傅進行手把手指導,真正打通了就業與上崗之間的“最后一公里”。
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化成長和全人格塑造,堅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實施“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模式改革、完全學分制教學管理改革,組建“卓越工匠/天佑工坊/現場工程師班”,培養具備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藝、會管理、善協作、能創新的卓越技能人才。學校與青島四方、江蘇企想聯合開展現場工程師培養,兩個項目均獲省級立項并向教育部推薦。企業配備產業導師,組建“學校教師+產業導師”的雙導師團隊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同時企業還提供實訓基地、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等,強化技術技能的傳承與培養。
優師資——夯實職教根基,打好師資培養“組合拳”
學校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大力引進高水平博士和行業精英,聯合濟西機務段技能大師賈乾峰、中車四方技能大師郭銳和管益輝等成立技能大師工作室10余個,其中3個獲批立項山東省職業教育“技能大師”工作室。工作室積極發揮大師“引領、傳承、帶動、輻射”作用,培養出一批教學能手和青年技術技能骨干教師。
不斷健全教師培養培訓體系,開展“卓越講壇”“精品展壇”“教學沙龍”等系列培訓提升活動,進一步創新“雙師型”教師培養模式,在國鐵濟南局、神州高鐵等企業建立“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設置訪問工程師、企業實踐流動站,校企聯合開展教師培訓、企業實踐、技能進修、項目合作、資格認證等工作。學校教師師德高尚、業務精湛,1人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人榮獲全國模范教師稱號、1支團隊榮獲全國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1人榮獲齊魯最美教師、2支團隊榮獲省級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重創新——深化科教融匯,搶跑科技創新“新賽道”
職業教育身處生產第一線,既要為破解“卡脖子”問題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又要在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精準對接中成為科技成果轉化的“中試車間”。學校堅持應用導向科研定位,強化科研工作與國家科技創新、教育改革創新的聯系,深入開展科創工作。圍繞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交通強國戰略,全面對接新舊動能轉換和省“十強產業”,投入近3000萬元建立“梧桐花開實驗室”科研平臺,組建以“雙一流”高校博士為骨干、國內外知名專家為顧問的科研團隊,聯合齊魯制藥、華熙生物、濟南地鐵、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相關企業,開展科研攻關和技術研發及應用推廣。
學校聚焦新技術、新業態、新產業,建立了4個山東省高校新技術研發中心、2個山東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和4個山東省職業教育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臺,借助平臺,學校教學名師與行業企業技術專家、技能領軍人才聯手,合作開展技術創新、產品研發、成果推廣,服務企業技術進步和轉型升級。
走出去——拓展交流合作,打造國際山職“新名片”
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引進優質教育資源,推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是有效提升辦學實力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學校先后與俄羅斯烏拉爾國立交通大學合作舉辦山東省首個職業教育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與德中職業教育友好合作促進協會、德國卡爾斯魯厄手工業協會教育學院共同簽訂《職業教育合作意向書》,與德國菲尼克斯電氣集團簽訂合作協議并加入菲尼克斯電氣全球智能教育聯盟成員單位,通過引進國際優質教育資源和先進辦學理念,與國際知名大學和企業共建專業、合作開展教學改革和國際化課程建設,培養了一批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和具有國際視野的工匠人才。
近年來,學校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倡議,聯合中鐵資源集團建設中國—蒙古國職業技術學院烏蘭巴托校區,與中國有色金屬合作建設中國—印度尼西亞職業技術學院棉蘭達瑞校區,聯合中鐵資源集團新鑫公司建設中文工坊并獲教育部立項。與泰國皇家理工大學合作建設“國際軌道交通學院”,入選教育部首批“經世國際學院”。承擔為坦桑尼亞開發鐵路工程技術員、機電一體化工程師、鐵道機車操作與維護工程師職業標準及專業教學標準任務,3套標準已獲坦桑尼亞國家認證,被正式納入坦桑尼亞國家職業教育體系。
(作者系山東職業學院院長)
《中國教育報》2023年12月19日第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