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加快建設特色鮮明的一流新文科

發布時間:2023-12-25 作者:楊勇平 梁平 來源:中國教育報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新文科旨在從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課程體系、教學體系等方面促進文科轉型升級,是對傳統文科的交叉融合和學科重組,以適應數字經濟時代新技術、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對文科人才的需求。

當前,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現代信息技術在各行業各領域廣泛深入應用,為哲學社會科學等文科創新發展提供了新場景、帶來了新機遇,也催生了新問題,文科亟須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以解決現實問題。同時,現代信息技術賦能文科,為文科發展提供了跨學科的方法、思維和范式,為新文科建設創造了必要條件、提供了新工具。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加快建設特色鮮明的一流新文科,要以科學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為使命,以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為目標,從理論、思想、文化等方面增強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軟實力,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高層次人才支持,為推進全球治理變革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

堅持中國式現代化的話語立場

新文科之“新”,首先體現在話語之新,必須深刻蘊含、充分體現具有中國立場、中國國情、中國實踐的時代話語。中國自主話語體系主導下的新文科,既要走出西方話語,彰顯中國話語特色,又要挖掘、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予以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還要大力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賦能下的話語創新,以富有中國文化底蘊、凝結人類共同價值、彰顯現代科技力量的話語體系引領高質量發展。

對于法學、管理學、社會學、語言學等傳統文科而言,在概念術語、思想創新、研究范式、成果評價等各方面,既要借鑒吸收人類文明共同成果,更要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這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大優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堅持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奮斗目標,以此作為新文科建設的衡量標準。

立足服務國家戰略的時代使命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既要不斷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堅,破解“卡脖子”技術難題,又要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牢固堅守馬克思主義思想陣地,時刻警惕西方意識形態滲透。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實的思想、理論、文化保障,是新文科服務國家戰略的重大時代使命。

高校加快建設特色鮮明的一流新文科,要心懷“國之大者”,立足國家重大戰略,瞄準金融、能源資源、生態環境、生物、科技以及法治、國家治理、涉外等各領域面臨的短板,加強“文科+領域”的融合研究,注重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思想引領和轉化應用。

在具體學科領域,既要著力創新具有思想引領力、精神支撐力、實踐指導力的基礎理論研究成果,又要努力打造新型哲學社會科學智庫,發揮高校咨政建言、服務科學決策的智庫功能,把哲學社會科學應用成果轉化為強大的現實生產力,更要立足于人才培養首要職能,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源源不斷地輸送高層次、復合型的新型文科人才。

文科的各具體學科具有自身的研究對象、研究特點和研究方法,新文科建設旨在打破學科壁壘,把文科從傳統的封閉系統中解放出來,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緊密結合,在服務國家戰略中使文科更加大有作為,實現文科的“大用”。

落實學科交叉融合的方法路徑

新文科建設的顯著特點是學科交叉融合,既包括文科之間也包括文科與理工科的交叉融合,具體體現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等各方面。

一方面,現代信息技術催生新一輪科技革命,前所未有地解構、形塑社會各領域。人工智能的深度廣泛應用引發人類社會革命性轉型,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展示出AI的強勁生命力以及未來無限可能性,傳統文科有必要以“文科+科技”的方式轉型升級回應時代需求。

另一方面,在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下,國家治理、社會治理更加具象化,需要哲學社會科學等文科的人才培養和學術供給與具體行業、具體領域緊密結合,建立以具體服務對象為核心的新興學科、交叉學科。

理工科高校具有促進學科交叉融合的天然優勢,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著力打造“特色”:一是促進計算機、數學等與現代信息技術有關的學科與文科融合,為新文科建設提供技術方法、增強技術賦能,實現“文科+技術”的深度融合。二是立足于行業領域背景,促進文科與特色學科的融合,打造服務于特定行業的新文科,為該行業培養高層次復合型人才提供優質智庫支持。三是以促進現有文科“入主流”為目標,圍繞具體學科的新領域著力打造與傳統二級學科并列的新領域,發展針對特定行業領域的交叉融合型文科。

    創新文科轉型升級的支撐體系

新文科建設以專業學科建設為抓手,需要不斷創新有利于文科交叉融合發展的政策保障與實踐支持體系,為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服務。

就學術研究而言,重點在于打破法學、經濟學、管理學、歷史學、教育學、文學等傳統文科相互間以及與理工科間的界限;善于借鑒運用文科其他學科的知識和方法,多維度、多視角開展學術研究;積極吸收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現代信息技術以及理工科思維,開展定量分析、數據建模、仿真實驗等,解決工程技術等領域的科技倫理、政策法律、科學管理等現實問題。這就要求高校立足于文科研究的自身特點,創新項目經費支持、成果評價以及研究人員職級職務晉升、考核評價等機制,鼓勵研究者瞄準重大前沿問題,產出更多高水平的哲學社會科學基礎理論和應用成果。

就人才培養而言,培養多科型、復合型的高層次文科人才,是新文科建設的核心任務。當前,高校需要以人才培養方案為抓手、以課程為牽引、以教材為載體、以師資隊伍建設為保障,針對具體的文科學科建立交叉融合的課程模塊,組織相關學科領域專家編寫高質量教材,對師資隊伍進行培訓,促進傳統文科的轉型升級,培養在知識、思維、能力、方法等各方面全面發展的人才。具體操作層面,需要從學科專業設置、人才培養修訂、課程教材體系建設、學位授予等方面入手,為探索“創新班”“實驗班”等新文科背景下人才培養新模式提供支持,不斷完善和優化培養創新人才的體制機制。

(作者楊勇平系華北電力大學校長,梁平系華北電力大學法政系主任、河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北電力大學區域法治與司法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本文系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理工科高校新文科建設政策與支持體系研究”階段性成果)

《中國教育報》2023年12月25日第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蜜芽| 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三级视频|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 久久99热久久99精品| 国产精品后入内射日本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四区|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精品人妻伦九区久久AAA片69| 国产精品青青在线麻豆| 久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精品久久久|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动漫| 青青青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一卡二卡三卡| 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青草 | 亚洲AV无码精品蜜桃|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 九九九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直播|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 香蕉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6| 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99热在线精品免费全部my|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精品区| 国产亚洲欧洲精品|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sihu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福利网站|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 久久久精品免费国产四虎| 9久9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免费| 老牛精品亚洲成av人片| 国产精品毛片AV久久66| 日韩精品成人无码专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