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動刀庫裝配、360度智能旋轉頭、國產數控系統”,馮銳航等中山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用這三大“利器”,打造出國產化的五面體數控龍門加工中心。該加工中心成本低、精度高,工件一次裝夾就可以加工箱體類零件的5個面。日前,“五面靈龍”項目獲得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3)全國總決賽職教賽道銀獎。
這個產教融合“碩果”,結自中山職院與邁雷特數控技術有限公司的深度合作。近年來,中山職院實施校企精準對接、精準育人的“雙精準”發展策略,圍繞產業鏈布局人才鏈,依托創新鏈壯大產業鏈,深入推進產教融合、科教融匯。
“只要把車開到指定位置,就可一鍵存取車。”河北省晉州市人民醫院智能立體停車庫項目從安裝到竣工驗收,中山職院畢業生、廣東三浦車庫股份有限公司項目銷售經理李嘉倫全程參與。2022年,他還在中山職院停車設備專業(方向)讀大三時,就到三浦車庫實習,積累了很多項目經驗。
智能停車是新興產業,此前基本沒有職業院校開辦停車設備相關專業,企業很多時候只能從機電等相近專業招人,再進行培訓。中山職院發揮電梯、機電等專業辦學優勢,聯合三浦車庫等智能停車頭部企業,開設停車設備專業(方向)。校企共同制定教學標準、共建教學資源,共同確定相關專業大三學生到企業實習。很多學生還未畢業,就被智能停車企業搶訂。
“職業院校要主動緊扣產業脈動。鎮區是中山產業的一線前沿,我校力推相關專業根據中山‘一鎮一品’的產業布局,扎根鎮區創辦產業學院,及時探聽‘一線炮火’,迅捷行動。”中山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尹緒忠介紹,從2010年起,學校與鎮區共建專業鎮產業學院,把產業學院辦在產業園區。
沙溪紡織服裝學院就是中山職院與鎮區合作共建的專業鎮產業學院之一。
沙溪鎮是中國休閑服裝名鎮,但鎮內多家中小型服裝企業在數字化升級方面缺乏技術支持。沙溪紡織服裝學院針對企業共性需求,聯合龍頭企業打造數字化生產車間。這讓沙溪鎮很多服裝企業乘上了“數字化快車”,實現了增效增收。其中廣東元一智造服飾科技有限公司就在沙溪紡織服裝學院幫助下,打造“智慧工廠”,在產業轉型升級戰中成功突圍。公司從原來租賃廠房,發展為自有占地23畝的5G高端智慧產業園。
“很多中小企業由于技術研發能力不強,信息獲取渠道不多,難以趕上新技術等‘風口’。”尹緒忠說,沙溪紡織服裝學院等多個產業學院作為中山職院設在產業一線的“前哨”,勇擔“二傳手”職責,深挖鎮街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在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共性需求;又借助學校這一母體,向更多科研院所、社會機構等尋找科研成果等資源、項目。
很多產業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發展需求,因此產業學院的服務項目難以“一招鮮”。中山職院多個產業學院根據區域企業轉型升級的共性需求,不但深入服務專業鎮區支柱產業,還敏銳捕捉產業發展新趨勢,培養現場工程師等新型人才。今年11月,中山職院南區電梯學院就與美迪斯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共建現場工程師學院。在此基礎上,中山職院與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關鍵產業鏈重點龍頭企業,協同特種設備數智化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建特種設備數智化專精特新產業學院。
近年來,中山職院著力推動科研創新與科研服務雙輪驅動,企業基于技術難題、創新發展等科研需求“出題”,學校鼓勵教師組隊“揭榜”。很多教師協同企業,開展區域新興產業關鍵技術研發、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技術服務。很多校企創新成果轉化成企業“明星產品”。
據統計,近年來,中山職院積極實施“專業對接產業”布局,與310家企業開展科研合作,承接500余個產學研合作項目,帶來直接經濟效益超2億元,培訓合作企業員工約3.2萬人次。
《中國教育報》2023年12月30日第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