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夯實師范教育 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

發布時間:2024-02-19 作者:倪元利 來源:中國教育報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進行了專章闡述,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將教師定位為“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

“強教必先強師”,師范教育是培養教育者的教育,是培育高質量教師的關鍵途徑,也是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重要基礎。只有推進新時代師范教育高質量發展,才能培養出黨和國家需要的高素質師范人才,才能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奠定思想基礎:高標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需要培育大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師范院校必須始終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才能深刻回答“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的根本問題,進而回答“培養什么樣的教師、怎樣培養教師、為誰培養教師”。發展高質量的師范教育必須高標準、嚴要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弘揚教育家精神。2023年第三十九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致信全國優秀教師代表時首次闡釋了“教育家精神”。師范生作為師范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必須深刻認識師范教育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方面的重要地位,正確處理“小我”與“大我”的關系,將自身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統一,將自我發展融入教育強國建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實現兩者的有機統一。

涵養師德。人民教師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化修養是為人師表的重要體現,是師范教育師德師風建設成效的評判準繩。立德是樹人的基礎和前提,必須從根本上確保未來教師擁有高尚品格、育人理想,以德立身、以德施教,從而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

凸顯教育優勢:以提升師范生培養質量為抓手

有高質量的師范教育,才會有更多高素質教師、高水平人才。在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黨和國家現代化事業發展對教育與人才的需要更為迫切,師范教育必須堅守師范初心,深耕師范主業,踐行培養社會主義時代新人的使命任務,推動師范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升。

把鑄魂育人成效作為辦學的根本標準,加強“大思政課”建設。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紅色基因融入各類課程,構建師范生課程思政體系,引導師范生樹立“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以培養未來卓越教師為目標,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堅持履行培養卓越的基礎教育教師的時代使命,不斷深化辦學特色和師范生培養路徑,在師范教育改革試驗探索中進一步總結和提煉師范生培養的新模式,進而強化師范生的專業基礎、核心素養和實踐能力,為高質量培養優秀師范生奠定基礎。

完善師范生教育培養體系,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結合新時代師范教育的現實需求,整合教師教育資源平臺,推動師范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育人課程體系,優化人才培養方式,形成高質量的人才培養體系。

夯實智力保障:努力鍛造高素質師范教師隊伍

高質量的師范教育,需要高素質的師范教育教師隊伍。面向新時代、新征程,師范教育必須以人才強教、人才強校的辦學自覺,培養鍛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堅持黨對教師工作的全面領導。師范教育教師隊伍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精神,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科學引領新時代師范教育的高質量發展,保證教師隊伍建設的正確政治方向。師范院校各學科建設要突出“黨建引領”,積極培育培優黨員教師隊伍,樹立黨員優秀模范教師榜樣。

踐行師德師風第一標準。全面落實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準則,將師德師風作為教師資格準入、招聘引進、職稱評聘、評獎評優的首要要求。發揮“全國教書育人楷?!薄白蠲澜處煛钡认冗M典型的示范作用,引領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加強教師能力建設。深入落實“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和“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戰略工程”重點任務,加強教師隊伍思想政治工作,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在專業技術能力方面,堅持“讓教育者先受教育,讓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理念,夯實教師專業發展體系,推動教師終身學習和專業自主發展,不斷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專業水平和創新能力。

此外,在完善教師待遇保障制度的同時,還要努力提高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與職業地位。

完善發展機制:著力推動師范教育協同提質

高質量的師范教育,離不開高水平的師范院校集群。構建協同開放共享的師范教育體系,是優化師范生培養規格、層次和結構,推進師范教育行穩致遠、提質增效的關鍵舉措。

加強區域協同,打破教育空間分隔以實現教育質量同步發展。高效實施教育部“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推進部屬和地方師范院校師范人才培養協同機制,促進地方師范院校協同建設,從整體上提升師范院校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充分發揮高水平師范院校學科、師資等綜合優勢,全方位支持欠發達地區薄弱師范院校發展。

加強校地協同,破解成果轉化難題。師范院校應當主動融入地方基礎教育體系,形成由師范院校與地方政府、基層學校、社會等多元主體深度參與的教師教育共同體,積極發揮師范教育服務地方基礎教育的作用,實現學校與地方協同發展,實現培養成果有效轉化,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加強校企協同,健全師范教育實踐育人協同機制。尤其要針對師范院校在工程教育、數字教育方面的短板,推動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協同育人,與企業共建實訓教學基地,聯合培養工程教育和數字教育教師,形成學校與企業聯合育人的協同共建機制。

展望未來,高質量推進中國特色師范教育體系建設,需要落實落細培養時代新人和未來教育家、構建高質量師范教育培養體系、高標準服務基礎教育及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使命,進而強化現代化建設的人才支撐,切實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

(作者單位系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

《中國教育報》2024年02月19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专区|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天天影视| 在线涩涩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精品久久洲久久久久护士免费| 99久久精品全部|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123区|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看| 91免费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98视频精品全部国产|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 老司机福利精品视频|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成人精品国产亚洲欧洲| 99re热这里有精品首页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一二区理论影院| 免费视频成人国产精品网站| 欧美成人aaa片一区国产精品| 91一区二区在线观看精品|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 最新国产精品好看的国产精品| 国产1024精品视频专区免费|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久久精品视频大全|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99蜜桃| 国产成人精品无人区一区|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88L| 日本久久中文字幕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瑜伽|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偷麻豆 | 精品爆乳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v|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蜜桃| 国产精品无码成人午夜电影|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