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衡水職院積極以高質量發展新生態提升辦學適應性

“四個融合”賦能區域發展

發布時間:2024-03-12 作者:李增軍 來源:中國教育報

堅持產教融合、科教融匯,不斷提升人才培養供給側與產業發展需求側匹配度,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人力資源支撐,是高職院校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和價值旨歸。近年來,衡水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衡水職院”)積極探索“校園融合產業園、專業融合產業鏈、課程融合崗位群、科研融合企業需”的實踐路徑,以“四個融合”高質量發展新生態提升辦學適應性,提高了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校園融合產業園,打造適應區域發展的辦學模式

衡水職院深入實施“一體多翼”發展戰略和“一校兩制”機制創新,積極推進在產業園區辦學的實踐探索,促進教學、科研和技術服務與園區產業集群密切對接。

實體互嵌,創辦混合所有制二級學院。依托產業園區的資本市場優勢,與當地政府、企業共建混合所有制二級學院——交通運輸學院,以股份制改革撬動產權主體多元化,吸引產業資本投入,實現學校發展與園區產業共生共榮。

融園入企,校企合作共建產業學院。瞄準區域產業園區的產業集群優勢,采取“入企辦校”等形式,共建“瑞豐智能制造產業學院”等5個產業學院,以“量身定制”方式為企業培養所需人才。

多元協同,打造產教融合共同體。依托產業園區平臺,聯合多家教育機構和行業企業,成立“衡水智能制造產教聯合體”和“安平絲網產教聚合體”,建立“產學研創”四位一體的共享型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等,實現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同頻共振。

專業融合產業鏈,建設匹配產業發展的專業集群

衡水職院主動對接京津冀產業轉型升級和衡水市“3+2”現代產業體系、“9+5”縣域特色產業集群發展需求,持續推進專業結構動態優化,提升專業建設水平。

瞄準市場需求,不斷優化專業結構。聚焦產業智能化、網絡化、數字化發展方向,以及新職業、新崗位、新需求的發展變化,科學處理“設”與“撤”,以數字技術賦能專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專業建設與產業發展、技術變革同向共頻。

對接產業發展,推進專業集群式發展。積極構建基于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四鏈銜接、跨界協調、多維互融”的專業群發展機制,打造形成智能制造等七大專業群,所含專業覆蓋河北省支柱產業比例達72%。

強化服務功能,發揮產業引領和支撐作用。其中,以集成電路技術專業為平臺,積極引介深圳和臺灣芯片企業來衡水投資建廠;工藝美術品設計專業定位培養冀派內畫和武強木版年畫傳承人才,探索構建高職教育與非遺傳承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被河北省教育廳確認為省級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示范專業。

課程融合崗位群,實施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培養

衡水職院以課崗對接為核心,全面深化教學改革,提升育人質量,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

基于崗位技能要求重構課程體系。學校堅持職業崗位能力需求導向的課程建設理念,對接職業崗位能力需求設定課程標準,依據企業崗位技能標準設置課程內容。基于此,校企聯手對專業群內的34個人才培養方案和698門課程標準進行修訂完善,新開發專業課程40余門。

以信息化、數字化賦能高質量課程建設。將課崗融合理念和信息化、數字化技術貫穿于課程開發全過程,推動課程建設模式和路徑變革,建成省級精品在線課程7門,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課程占比達到61.5%,建設虛擬仿真實訓課程10門,18門課程接入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

以課崗融合引領“三教”改革創新。基于課崗融合的模式變革,創新“雙師型”教學團隊建設機制,設置技能大師、產業導師特聘崗位,推進校企“互聘雙棲”;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虛擬仿真等信息化手段,構建數字化模擬應用場景,推動“課堂革命”;建立健全教學資源適應產業升級和信息技術發展的動態更新機制,以真實生產項目、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開發“個性化”優質校本教材40余種。

科研融合企業需,提升服務產業升級的科研能力

衡水職院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科教融匯”新理念,積極推動有組織科研,提升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技術進步的服務能力。

推動科研范式轉型。樹立應用導向的科研定位,著眼企業生產需求,服務企業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和企業深度融合,圍繞產業關鍵技術、核心工藝和共性問題開展協同創新,構建形成符合產教融合規律、科教融匯方向、多元協同創新的運行機制。

搭建科研創新平臺。依托產業學院、產教聯合體和職業教育集團,整合校企科技資源,共建“現代裝備制造協同創新中心”“人工智能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等,提升技術研發、工藝革新、產品開發、技術技能服務、創新人才培育等功能集成化水平。

建強科研創新團隊。基于協同創新中心和技能大師工作室等,組建由學校教師、企業技術人員和科研機構專家組成的“技術跨界”創新團隊,提升科研成果產出能力。對接企業技術需求和產業轉型升級,積極引進高層次科研人才,提升學校科研服務水平。(作者系衡水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研究員)

《中國教育報》2024年03月12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99热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综合AV一区二区国产馆| 精品国产丝袜自在线拍国|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 国产精品白嫩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 国产成人精品1024在线| 麻豆精品不卡国产免费看|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视频|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国产精品看高国产精品不卡|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 国产精品香港三级国产AV| 免费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re6这里有精品热视频|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人妖 |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入口|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牛牛四川| 国产综合成人色产三级高清在线精品发布| 午夜精品成人毛片| 99re6这里有精品热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国产热re99久久6国产精品| 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 无码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中字| 精品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欲AV |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不卡 | 精品久久久久久蜜臂a∨|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免费尤物 | 天美传媒精品1区2区3区|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国产精品久久| 性感美女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精品| 国产人成精品香港三级古代|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精品|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性色av|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