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廣東機電職院推進科技研發與人才培養、服務企業相融合

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為中小企業賦智

發布時間:2024-03-26 作者:李青 王廣海 石沐天 來源:中國教育報

針對未來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趨勢,培養造就符合新型工業化和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的“新質人才”,推動中小企業在新經濟、新技術與新舊產業滲透融合中實現存量的“煥新”與增量的“換乘”,是粵港澳大灣區“換道超車”“變速超車”形成新質生產力、支撐建構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應有之義。

作為國家“雙高”建設院校,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深度推進科技研發與人才培養、服務企業相融合,通過打通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產品化全鏈條等五大“措施增量”,繪好“五張圖”,高質量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賦智中小企業,為中小企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提供創新勢能和人才動能。

繪好全流程分析“魚骨圖”

學校從成果培育、成果篩選、成果評價、技術對接、技術服務、成果轉化、產品中試等全流程,應用“魚骨圖”分析當前高職院校全鏈條推進科技成果在中小企業轉化上存在的瓶頸問題。

一是從宏觀層面把握高職院校科技成果轉化的方向性邏輯。“一以貫之”引導教師“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當黨和人民需要的真博士、真專家”;“一以貫之”聚焦成果轉化領域,將原理性樣機落地成工程樣機、產品甚至是商品;“一以貫之”踐行將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為人才培養的教學資源、教學設備和教學模式。

二是聚焦“吃—喝—用”民生小切口的應用研究,從微觀層面細化高職院校成果轉化的實施路徑。按照有組織科研管理模式化、科研數據看板可視化、學生能力培養遞進化的原則,梳理成果轉化的數據畫像和影響成果轉化成效的因子,通過“搭平臺、建團隊、創機制、強服務、樹典型”,打通成果轉移轉化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商品化全鏈條。重點支持劉金彥博士團隊開發的石墨烯隔熱與散熱材料科研成果在東莞一家中型企業的轉移轉化,簽訂了100多萬元的技術服務合同,為企業降低了30%的生產成本、創造經濟效益過億元。

繪好全過程評價“路線圖”

學校科學技術部聯合廣東省知識產權研究會、廣東省高校成果轉化中心共建成果轉化貫通機制,解決企業需要的技術和學校擁有的技術在垂直專業領域的整合與對接問題。

一是深入一線調查高職院校面向中小企業轉移轉化成果的現狀,圍繞成果概況、技術與核心壁壘、應用場景分析和商業化分析四大維度28個指標建立篩選“真成果”的評價模型。

二是搭建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線上服務平臺,打造以市場為導向、培育“好成果”的技術創新體系。面對“0—1”的基礎研究、原始創新成果轉化,發揮政府、社會、企業與學校經費支持的合力;面對“1—10”的技術成果轉化為成熟商品,聯合廣東省知識產權聯盟等各類服務機構做好小試、中試、功能性樣機開發以及確立生產工藝等;面對“10—100萬”的產業化成果,通過項目路演、創業大賽等推動與擔保公司、金融機構、風險投資基金的聯動,創新可復制、標準化的成果轉化服務流程(SOP),提高成果轉移轉化概率與轉化效率。

繪好全能力培育“流程圖”

學校實施“技術經理人培養托舉計劃”,培養多學科交融的成果轉移轉化“技術經理人”團隊,解決成果轉化過程“怎么做”和“誰來跟”的問題。

一是組建“技術經理人”分層級服務團隊,建立技術對接的“中間人”機制。由學校組建“技術協同層級的技術經理人”服務團隊,負責組建本科院校—高職院校—科研院所—企業混編科技研發團隊,開展跨部門協同創新,對專項技術成果轉化“二次開發”,推進產品中試落地;行業地方中介組織,如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搭建“企業服務層級的技術經理人”團隊,組織成果團隊走訪調研重點產業中小企業,分析并對接企業技術需求。

二是按照成果全鏈條轉移轉化所需的能力,建立專業技術經理人培訓培養機制。如在成果培育、成果篩選階段,培養技術經理人的技術發現、技術立項等商業化機會的識別能力;在成果評估、轉移轉化、產品中試階段,培養技術經理人的技術評估、技術轉移、技術服務等垂直領域匹配的專業化能力;在創業孵化、產品推廣、產品商業化階段,培養技術經理人設計技術、市場、資金等對接激勵制度的能力。

繪好“二次開發”“施工圖”

眾所周知,普適性的科技成果,企業即便從高校“買來”,因企業所處區域和技術背景的差異,普遍存在“接不住”問題。學校鼓勵研發團隊針對企業需求對科技成果進行“二次開發”,形成適應中小企業“易于消化”的工程技術,跨越技術與商品成熟化之間的“達爾文之海”。“二次開發”讓企業拿到的是可投入測試的中試產品、工程設備樣機、成套生產工藝和整體技術方案等風險小的成果,形成“企業出題、二次開發、市場閱卷”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新機制,是破解科技成果轉化“水土不服”中小企業、難于商品化的關鍵密鑰。

繪好應用技術轉化“裝修圖”

成果轉化的核心要義是將科技創新轉化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新服務,發展新產業的過程,包括技術轉移交易、創業孵化、技術轉讓許可、產學研合作、技術服務與技術培訓等多種形式。學校以學生職業勝任能力和工程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為重點,加強技術技能型人才成長規律和職業教育教學規律的研究,以應用技術成果轉移轉化為主戰場,通過研究政府—科技主管部門—金融機構—學校成果轉移轉化政策制度,構建技術要素流通鏈;聚焦“有組織科研+有組織成果轉化”一體的創新樞紐,建設學校“科技創新走廊”,推進智能模具制造等“省級平臺建設倍增計劃”;面向機器視覺等重點產業的“智力+技術+培訓”輸出,實施“賦智中小企業立柱計劃”,解決成果“有的轉、愿意轉、轉得順”的問題。

學校爭做全鏈條推進成果面向中小企業轉移轉化的執行者、行動派、實干家,把新工藝、新標準、新設備、新技術、新思想、新模式等及時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融入服務中小企業產品轉型升級中,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作者李青、王廣海單位系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石沐天單位系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教育報》2024年03月26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年片在线观看|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不卡|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黑巨人与欧美精品一区| 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网站|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 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888|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 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浪潮AV| 亚洲精品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窝窝午夜看片成人精品| 亚洲精品又粗又大又爽A片| 2021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直播| 四虎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动漫人成3d在线|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免费|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人妻少妇无码精品视频区| 国产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久久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小黄鸭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秒播| 免费精品久久天干天干|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麻豆| 狼色精品人妻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午夜理论片不卡| 午夜福利麻豆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66在线观看|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猫咪 | 7m精品福利视频导航|